PDF下载
“工艺化”教学模式在会计实训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倪萍

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311403

摘要: 根据会计实训课教学的特点,结合职业中学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工艺化”的教学模式,从确定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布置教学场地、“工艺化”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具体操作步骤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工艺化;教学模式;会计实训
DOI:10.12721/ccn.2022.1575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会计技能现状分析
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而且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技术不断现代化,这对企事业单位的核算业务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也务必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现状。在职业学校中会计教师作为未来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培育者,在技能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财会专业的技能中会计实训最为复杂,是对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知识一个系统的运用过程。应该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因此职业中学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财会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会计技能教学就愈显重要。
传统的会计教学中教师采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只是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述和简单练习,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直观的联系起来,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对知识不理解。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学生财会技能的培养。如:在模拟实训采购员出差预借差旅费这一业务程序时,涉及到采购员、出纳员、记账员的角色。由于环节设置上的困难,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同时也无法体会会计人员报税的各个环节,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就无法尽快地适应本职工作。在会计实训课中引入“工艺化”的教学模式,对会计实训课的教学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效,对现代会计实训的教学带来很大帮助。
二、“工艺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会计专业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即哪些专业内容作为实训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作为实训课的教学形式?在各种不同企业中,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方式,师徒二人一教一学、一讲一听、一做一看、一演一练,几个回合就可以把技能要点教给徒弟,并且可以直接反馈出徒弟掌握和领悟的水平,以便及时修正和调整传授的方法。这种教学往往是在实际的企业财务室完成的,所需的基础必须是有企业的实际业务,徒弟学习的情况可以直接在做账中体现出来,因此,这种实训过程就是一种实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像现在的大多数中职学校中,老师带学生则采用一对多并联教学的方式,操作对象是教具,老师一边讲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但很难同时一边练;即使同时练了,老师也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这种情况下,老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得不小班化示范教学、传授技能、纠正错误,这样又变成了一对一班的串联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进度,增加了教学成本。而且学校的教学过程只是基于一些虚拟的教学案例,与实际企业情况相脱节,而且很多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也是难以模拟的。因此,学生的操作是否能达到实际企业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不能在教学中所反映,缺乏实战练习。
上述的技能传授方式,正是会计实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开发的首要突破点。我们提出的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是采用一对多组的并联教学方式,在老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运用视频投影的方法扩大现场的可视范围、提高动作细节的可视度,解决一对多组教学的示范观摩难点;同时将所要传授的技能过程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技能要点,再将每一个技能根据学生一次所能接受掌握的程度细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工艺步。老师每示范一个工艺步,就让各组同学操作一个工艺步,步步紧跟,每步皆停,统一节奏,这样就把一个复杂连续的技能教学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简单的工艺教学过程。老师在教学时只要合理地把握教学的工艺节奏,也就把握住了教学全过程。这也是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最大特点。
三、“工艺化”教学模式在会计实训课中的实施步骤
“工艺化”教学模式在会计实训课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会计手工点钞技能实训、会计书写技能实训、会计原始凭证填制实训、会计凭证传递技能实训、会计凭证账簿填制实训、会计小键盘录入实训等各项基础技能。,本文具体来阐述“工艺化”教学模式如何在汽修实训课中进行组织实施,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确定技能实训项目
会计实训技能具体项目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企业财务人员的需要来制定。例如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就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一个企业内的很多会计工作都由一个会计人员来完成,但主要略懂一二,而对于大企业来说,有专门的财务部,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有他自己所负责的一部分内容,分工很明细,每一个会计人员主要掌握他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知识,但对自己负责的内容需要掌握的更精通明确。所以在学校的会计技能实训教学的三年中不可能把所以的需要掌握的知识都仔细的实训讲解过,能让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因此选择最常见、最实用的会计技能操作项目就成为会计技能实训课教学的关键,是实施“工艺化”教学模式的核心。
实训项目的选择主要参考是一般制造企业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会计技能要求项目,在对这些企业进行调查过后,我们发现一般企业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有很多不同的情况,但是也有它的相同之处,主要概括有以下,见下表一2.PNG这样在采用“工艺化”教学模式的会计实训课中,项目的教学内容就采用源自一般企业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这几十项常见技能,在进行教学后,能够使会计实训职业教学以最小的实训成本,换来最大的实训成效。对会计人员基础技能学生就能比较全面的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学生所学的能为今后的就业接轨,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人才双向培养机制。见图四

3.PNG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的会计人员技能是一些常见的内容,这些内容的使用概率很高,但是这些技能技术水平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这些技能非常的实用。不足在于未将一些会计行业中高难度的技能包含在里面,为了保证现代社会对会计行业中会计人员的技术要求以及职业教学实训内容的相对完整性,还要选择一些会计行业中高难度的技能作为技术提高层面的实训教学内容来丰富实训课项目内容的覆盖范围。
(二)教师实训特色队伍的建设
从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加上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往往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很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应多带领教师参加各种实训课程的学习,并且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技能教师多下企业,参加企业中的实际会计人员的工作。体验实际的会计工作所需要涉及的内容以及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师队伍中会计实训课所需的技能水平,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于企业实践操作的工作交流和心得。使学生得到更多贴近与企业实际相联系的专业知识。
(三)选择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有职业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类,理论课主要讲解会计人员所需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实践课主要包括针对理论课程内容进行验证的实训课程、对会计所需的其他技能
课程内容实践的实训课程以及针对企业实际分岗位实训的课程进行综合实训。实训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在“工艺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组织方式是会计实际工作的示范与工艺课的组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名教师带领一个小班,班内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岗位。
在各岗位中分设不同的会计人员,教师通过视频实际操作讲解,提示帮助各不同岗位会计人员完成自己工作,整个小班根据业务的实际进行流动运作,通过这种形式完成工艺化教学模式。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是采用一对多的并联教学方式,在老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运用视频投影的方法扩大现场的可视范围、提高动作细节的可视度,解决一对多教学的示范观摩难点。在会计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是由一个教师进行讲解,同时通过视频直接投影出教师的操作过程,实现每位学生都能清楚的了解教师讲解的要点并更直观的观察整个操作过程。按工艺的操作步骤进行逐步操作,教师由主要的讲解作用变成监督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布置教学场地
为了能与“工艺化”教学方式相适应,在教学场地的布置方面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配置足够多的实训工作台以及工作所需的设备和会计凭证,有视频投影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1名教师带多个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分工作操作以实现实训课工艺化的教学模式。场地的布置采用以下的布置方式。
(五)“工艺化”教学过程
在实施“工艺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示范讲解与学生的操作有机结合,进行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是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的示范操作可以通过视频投影进行扩大,让多个学生同时能看到,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根据每个实训项目的内容制作好操作步骤细化的教学课件或光盘,利用投影展示实训操作的每个操作步骤、操作中的技术要求、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正确处理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结合,在“工艺化”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每个工艺步中关键的起始点和停止点,由授课老师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以会计实际操作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工艺流程,不论哪一位老师担任实训课程的指导,都必须按照统一的工艺流程讲课,同时添加属于教师个人的特色教学方法,这就保证了技能传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授课过程的特色化。
(六)教学效果的评价
“工艺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实施后,在实训课堂的最后环节中,就是对学生技能的掌握进行有效的考核,和以往的教学考核不同的是,在“工艺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带有明显的“工艺化”特点,即根据工艺化的教学步骤进行考核,参考工艺化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严格制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其实是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载体,能够很好的检验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制订时必须很详细,很标准,具有全面性和合理性,主要包括从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凭证填制日期、凭证填制过程、金额计算正误、是否有相关签字、单据整理、各部门配合情况和时间控制等方面,针对工作流程和教材中的每个项目、每个操作步骤、每个动作进行制订评分标准。见表二4.PNG

四、实践成效
(一)保证了学生诚信操作
在“工艺化”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每个工艺步中关键的起始点和停止点,教师只要在每个工艺步中把起停节奏把握在诚信操作的关键点上,也就是进行到关键点时统一停止,就能让带课老师控制住操作过程的“脉搏”,实现技能实训“诚信第一”的有效控制。
(二)正确处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问题
师傅带徒弟时往往重视教“怎样做”,忽视讲“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每个作业项目或每个工艺步的教学开始和结束时,利用老师和学生手“停”的时机,让大家的脑子动起来,由老师对学生讲解“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关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训课与理论课衔接的目的。
(三)分解了教学难点,便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在“工艺化”教学过程中,对复杂实训项目进行了分解,把复杂会计工作分解成多个简单项目,这样在教学中只需一个个地完成独立的单项项目实训实习就可以了,当需要进行比较大的会计工作流程时,只要将各个工作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简单项目,然后再将多个独立的简单项目组合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就可以完成了。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操作也变的更加的简单易懂,只要跟着工艺要求一步步操作就能完成相关的项目操作,使课堂学习变成简单的事了。
   五、教学反思
在实行“工艺化”的教学过程中,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技能掌握较为机械化,学习主动性受到影响
在“工艺化”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工艺步骤都明确规定,在实际课堂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的步骤进行操作,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就是简单的模仿,虽然老师强调其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但因为操作步骤都是现成的,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多思考多提问,从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工艺化”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教学就是浓缩的企业会计人员操作,技术标准,工艺要求都必须是熟练掌握,同时学生在工艺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监督的功能大大的加强,一个教师可能对十几个学生同时进行指导,从而要求相关的教师操作技能水平比较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就无法胜任工艺化的教学要求了。
(三)硬件设施的更新较慢
在“工艺化”教学过程对教学场地以及各种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较规范的教学场地,在教学中需要各种实际的空白凭证和单据,在教学中还需要安装最新的实训软件(用友),各种财务软件使用更新。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6.
[2] 杨晓华, 陈冠亚. 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86~88.
[3]程坚.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会计之友, 2005, (12A): 78.
[4]石伟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4.
[5]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6] 吴宝辉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改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