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彼岸世界场域中的主体解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佛教个案考察

刘恩至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理论一般地具备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二重分立的矛盾结构,这是宗教服务于现存统治而掩盖现实矛盾的必然要求。因此,佛教哲学也一定包含了彼岸世界的维度,这具体表现在其"六道轮回"的宇宙观、"涅槃寂静"的解脱观和"善用假名"的真理观三个方面。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把宗教视为一种异化力量,其核心规定在于人丧失主体性而陷入客体化的地位。但是,佛教解脱论在理论表达上始终把人描述为发挥着根本性决定作用的能动主体,这是佛教哲学区别于一般宗教学说的重要特质。当然,佛学的主体解脱论有其特定的边界和限度,一旦超出这个限度,佛学的主体性特质就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并最终发挥其统治现实世界的异化功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佛教哲学;彼岸世界;主体解脱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