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浅议

卢柳妍 段琦

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 在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也是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人地矛盾冲突加剧,休闲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应紧紧抓住这一时机,根据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将其与乡村旅游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的实现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关键词: 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0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能够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很多新兴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改善乡村环境,完善相应基础设施,提高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因此,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为乡村经济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 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并出具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相关部门的发展方案中,明确要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并做好相关政策的支持工作。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特色农业,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创新型旅游项目,帮助农民提供收入。在当前的旅游市场中,相较于其他旅游项目,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依靠独有的自然环境,再加上人民生活压力的提升,使得更多人想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释放情绪,而乡村旅游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打造独特的旅游城市,形成产业链,才能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彰显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情况,与特色农业结合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主要由于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明确发展定位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在特色农业与旅游融合的过程中,要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农产品种植体现出来,并凸显当地的文化生态资源,这也是二者融合的市场卖点。因此,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明确地区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特色农业规划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找出相应的旅游特色,并将其与市场需求相连接起来,设置特色农业种类和功能,对布局进行优化完善。同时,要依据地方特色,利用旅游业的特点,打造多元化特色旅游项目,尤其要实现旅游业与当地特色文化风俗的对接,形成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形成地方性产业链结合体。

2.2建立长期融合发展的规划机制

对于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政府要加强重视,建立相应的发展规划。针对二者的发展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相互融合发展的规划纲要,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政府还需加强政策保障,出具一系列招商政策,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筹集更多资金,实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此外,政府还需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对两者的融合发展进行监督保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其融合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3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品牌

一般情况下,地方特色农业中会蕴含相应的文化内涵,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在此基础上,才能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文化环境。同时,在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新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扩大消费者层次。并将旅游业和农业发展中的各项资源整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品牌,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效应,将地方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吸引更多游客。可以使用多种宣传方式,如多媒体、小视频、特色纪录片以及自媒体平台等,增加当地旅游产品的曝光率。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对各种文旅产品进行开发,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从而提高当地旅游的影响力。并且这样也能加深游客的印象,取得持续性宣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发展定位,建立长期融合发展的规划机制,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长远保障,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形成综合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综述[J]. 王鋆,高岩.  上海农业科技. 2015(04)

[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异同辨析[J]. 杨华,刘聪.  品牌(下半月). 2015(07)

[3]突出特色 创新机制 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J]. 何建湘,邵建成.  农业工程技术. 2015(11)

[4]南京城市旅游发展机制变化研究[J]. 张惠,管卫华,孙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5]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J]. 徐虹,梁佳.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4(06)

[6]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机制研究[J]. 文学艳,史亚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4(25)

[7]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以梅州丰华为例[J]. 彭思喜,张日新,马佩菲.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3)

[8]优化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J]. 王秀忠.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2014(07)

[9]城郊休闲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影响[J]. 李少君.  现代园艺. 2014(12)

[10]中国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的规划机制研究[J]. 陈娟娟.  农业经济.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