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DOI: 10.12721/ccn.2024.157067, PDF, 下载: 199  浏览: 651 
作者: 梁潇
作者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710061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创新
摘要: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灵活采用多样教学手段,力求教学效果最优化,同时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作,从而达成优异的学习成果。音乐教育的精髓,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持续自我提升,不断探索与革新教学方法,旨在全面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他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小学音乐课堂焕发新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革。这股力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还极大地释放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如同催化剂,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无限可能。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需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深刻领悟并践行最新教育理念,勇于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之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培养其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质的飞跃。

一、新课标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

新课标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可谓裨益良多,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兴趣。教师灵活运用趣味唱游、情境创设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工具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引导学生感知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三是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标强调要突出“课程综合”的概念,要求教师在以音乐课程为主体的基础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创设情境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在音乐课上,情境可以是歌曲的背景故事、音乐家的生平、音乐风格的演变等。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需要了解情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更加容易投入学习。此外,情境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联系,使他们更加热爱音乐,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在音乐课上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创设情境。例如,在教授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经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授一种音乐风格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或音频,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最后,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例如,在教授一种乐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应使用生动、活泼、富有诗情画意的引导语言,无论是场景需要、课堂导入、过渡环节等,都要使语言变成一门艺术,起到点缀、启发、引导的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美学欲望,让“美”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整合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新课标要求教师坚持“以美育人”的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丰富审美体验,从而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主线任务。因此,教师要确立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目标的实现。在践行“以美育人”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搜集丰富的音乐素材并进行教学资源整合,让学生广泛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以《牧羊姑娘》为例,这首经典曲目不仅是音乐的瑰宝,更是文化的桥梁。教师精心挑选并整合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聆听其悠扬的旋律,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情与意境。通过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与故事,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片辽阔的草原,与牧羊姑娘共舞。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领略了音乐的魅力,更促进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进一步拓宽了音乐视野,深化了审美体验,有效践行了“以美育人”的课程理念。

(三)关注个体差异,强化有效学习的落实

新课改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的要求。因为人的智能发展程度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了认知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教师创设音乐教学活动时,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品质的发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教师要适时地确认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并耐心地指导学生剖析问题的根源,促使学生自我纠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例如,在解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容易的问题交给那些不擅长解答的学生,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激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打击乐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水平较低的学生用轻拍的方式来加强节奏,而具有良好乐感的学生,可以作为主唱,并带领其他学生进行演奏。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新课标引领之下,小学音乐教学创新举措频出,其成效显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又锤炼了学生的音乐思维、鉴赏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多元化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孙雨琦.乐思至美焕发新声——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创编”的实践与探究[J].艺术教育,2021(7):72—75.

[2]黄佳慧.新课标下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J].戏剧之家,2020(6):159.

[3]雷倩.“玩”出来的精彩——小学音乐课堂游戏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