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DOI: 10.12721/ccn.2021.157231, PDF, 下载: 387  浏览: 3574 
作者: 冯永金
作者单位: 重庆市梁平中学, 405200
关键词: 高中化学;多媒体;策略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多媒体应用于高中课堂上,也做成了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接着论述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以期能为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向化学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要深度、要速度的战斗号角,广大教师纷纷探寻化学课堂的最优化开展之路,以此优化高中生的化学认知、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此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独有的先进性、直观性、浅易性和高效性颇得师生的普遍喜爱,而逐渐成为化学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分析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多媒体教学具有无与伦比的后发优势和科技基础,因而直接实现了化学课堂的“改头换面”,为高中生的化学认知带来了全新体验。

(一)满足直观认知需求

大屏幕是多媒体设备的信息展示平台,能够将化学教材中的文字表述转化为文字、图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载体,因而能够极大地满足高中生进行直观思维的认知需求,也能够将教材内容以最适宜高中生直观认知的形式投其所好的具体呈现,使高中生认知兴趣和认知效果的提升成为可能。

(二)动态展示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和文字描述是高中生进行化学认知过程中的两只“拦路虎”,隐含于实验和描述中的“隐形变化”就成为挑战高中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汇总能力的试金石。而多媒体教学的到来恰恰能够将这些“隐形变化”具体化、可见化和直观化,从而直接降低了高中生的化学认知难度。

(三)课堂效果非常显著

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和化学变化以直观信息展现,从而极大地满足了高中生的直观认知需求和猎奇心理,进而有效强化了高中生的认知兴趣、探究动机、表现意识和发展欲望,因而非常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自然就能够创造出良好的课堂认知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探究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教师不用一直擦黑板,也能够通过PPT中的辅助工具,在为学生进行板书设计的过程中,使板书更有条理。并且,由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还能减少粉尘污染,节省粉笔,有利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教师使用多媒体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走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在课堂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性质也有了一个了解,那么在进行这节课学习的时候,教师首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去展示一些选择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选择题:某所高中的大门是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的,铝合金材料属于;然后列出四个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常见的合金?它们是怎样进行使用的呢?通过让学生自行思考,或者是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去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将化学课上的核心概念和性质进行展示。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学习,教师就可以在PPT上先向学生展示某一金属材料做出来的成品,可以展示一些饰品、容器、反应釜、刀具、飞机、轮船等各种物品,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测,这些物品中都有哪些金属材料,学生对这些图片比较感兴趣,他们就会进行自己的讨论,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合金材料的用途有一个了解。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稀土元素的性能及用途,我国作为稀土出口大国,在稀土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控措施和出口制度。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合金材料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教学的讲解帮助学生去了解中国的综合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能够更有激情去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优化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课程,在化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进行学生化学实验讲解的时候,由于讲解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操作,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自行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明白化学操作的步骤。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时,在进行这节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教材的浏览,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整个过程,然后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进行复述,通过学生的复述就可以帮助学生去进行整个实验的了解。教师为学生去讲解还原反应的整个过程,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相互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之间存在的化学性质和现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去播放氧化还原反应的整个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如何从化合价的升降观点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实验的学习去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以及教师要通过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化学现象存在的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了解化学中存在的重要规律。在多媒体进行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从旁进行指导,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询问每一个步骤存在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去讲解每一个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播放的视频按下暂停键,这样就能够更好的进行讲解,这也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三)单元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在化学教学中,单元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知识讲授,更易结合适当的技能训练。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直观的辅助教具,教师可重构教学单元,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其中,以完善单元教学设计。例如,在教学化学电化学相关知识时,此部分内容包括诸多理论知识,教师可将其设置为教学单元,使其成为一个概念体系,包括电解池和原电池的电极材料、电子行为及电解质离子等内容。针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观察角度为例,将单元内容与多媒体结合,观察学习的要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单液原电池及双液原电池的相同及差异处,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归纳能力等。为让学生深入观察电子内部构造,教师可将刨面图以多媒体图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更全面地学习相关知识。

总之,多媒体技术可通过视频、图文将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立足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和教育价值,切实优化高中生的化学认知界面和信息交流方式,大力推进高中生的直观认知和高效发展,助力高中生的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王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40.

[2]刘海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以高中化学实验课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49-52.

[3]苏彦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