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需要从生产地区运输到施工现场,而且由于施工现场区域普遍较大,所以在施工现场内部还需要进行不同区域的运输。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增大所需要的材料不断增多,因此,对材料进行运输的过程,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合理的控制成本支出,使得材料供应及时,得到合理化配置不会造成资源浪费问题。随着使用材料的类型不断增多,进行材料运输管理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我们进行材料运输管理。因此,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展开研究,对具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意图以及功能进行介绍,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仅供参考。

一、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规模的不断增大,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需求量明显的提升,如何对施工材料进行高效运输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材料运输进行相应的管理,主要是保证材料从一个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中能够计算出运输车辆相关费用,对运输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从而确保材料运输过程更加井然有序。材料的运输距离可远可近,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输管理,所以产生的材料运输费用有一定差异。如果是在施工现场内部进行材料运输,所指的一般是将材料从土场、备料区或施工现场某处运往另一处的施工现场,此时不会产生材料费用只会形成运输费用,运费计算方式是按运距和材料方量进行结算,而且材料运输过程中需要不同的人员类型负责相应的工作任务,比如施工现场内运输涉及到发料员、收料员、运输车辆司机、运输车车主和施工单位结算员,这些都是场内运输所涉及的内容。对这一类型的运输方式进行管理时所存在的问题是丢方量、丢车数、差运距和不能快速生成对账报表,从而影响材料运输管理的效果,并且在进行材料运输费用计算时也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帮助我们解决相关问题,使得材料运输能够实现快捷、稳定、准确的运输结算,提高材料运输管理的效率。

二、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一)系统介绍

材料运输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发料和收料的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形成收发料闭合记录,生成按日运输报表、按月运输报表、按运输报表、运输结算报表等各种领导所需要的报表,并快速的与车主对账,减轻施工单位统计员的工作强度,加强数据的准确性。由于“材料的场外运输”都要进行称重,对他的管理是很容易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在地磅系统中查询到,为了材料结算费用统一报表、统一口径,所以材料运输系统可以直接利用接口抽取地磅系统中的数据即可。目前材料运输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是指收料和发料时使用的工具,主要用于收集收料和发料的信息,后端是给施工单位统计员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监控前端采集过来的数据,对其进行修正方量和运距、匹配运输单价、自动生成报表和结算对账。后端软件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了,且不受现场环境影响,所以此处主要是对“场内运输”的前端数据采集进行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

(二)设计方案

(1)联网版

首先在发料端安装带有车牌识别的道闸和工控机,当运输车辆发料通过时,识别其车牌号抬杠通过,工控机将发料信息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材料运输系统的后端;然后运输车辆到达收料地点后,收料员利用手机中的APP,对运输车辆的车牌拍照,输入收料信息,数据通过4G或5G传输到材料运输系统的后端,形成完整的收料系统数据链条,最后生成报表和对账结算单等工作就交给了后端系统处理。当前信息交流平台越来越先进,人们主要依靠微信、QQ等软件进行交流,所以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信息服务,可以与微信等软件进形组合,将相关信息利用网络传输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司机、车主等相关干系人微信当中,这样可以使他们实时的获取有关信息,而且操作也更加的简单方便。特别是当前微信小程序技术越来越成熟,用户不需要下载相应的软件就可以直接应用,更加的便捷。但是与微信相互组合的形式毕竟所能呈现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当作一种辅助工具。主要功能可以利用建立App的方式完善,具体的收料端系统中可以进行收料设置、收料、收料记录、单点收料、单点收料记录、考勤管理等操作,并且查看具体的小票信息。

(2)无网版

另外我们也要考虑无网络情况的处理方式,当无网络时,发料端发料时,利用手机APP扫IC卡发料,收料时利用手机APP扫IC卡收料,这样达到无网络状态下,通过IC卡将发料地的信息传递给收料端,然后打印小票给司机或车主,实现收发料闭合,收料信息暂时存在手机中,当收料回到有网络的地方时,将信息传到服务器中,施工单位结算员就能看到当天的运输信息,信息同步推送给司机、车主或其他管理人员,并自动生成各种报表。这种无网络版本的处理方式充分考虑到材料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无网络状态的情况,能够避免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细节优化

对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研发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我们去重新优化。在接收材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再加上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为了节省收料员在进行相关信息录入时所消耗的时间,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信息录入出错,我们优化了自动识别功能。对车牌号进行拍照之后,后台系统可以自动的进行识别,将车牌号码录入到系统当中,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收料员的工作效率。对于这种已经以图片或者实物的形式呈现出的信息内容可以对其进行拍照自动识别。而对于一些并没有以文字形式或图片形式呈现出的信息,为了减少录入的时间可以直接进行语音输入,比如材料名称、上路桩号、收料地等信息,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降低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难度,对于使用人群的要求降低。收料过程中有很多信息需要作为证据留存,但是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忽略掉一些细节,所以在系统当中可以按照流程设置相应的操作界面,收料员只需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就可以保证内容的完善性,比如收料时需要对车箱进行拍照,留存运输材料状态,为了将来的核查。收料员可以根据车箱装料状态,在标箱的方量的基础上,修正运输方量。可以连接热敏打印机,打印运输小票给司机,留存运输凭证。让司机或车主也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小程序,实时从网络上获取运输数据(运输凭证)。

四、结束语

材料运输管理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效果以及成本支出,所以我们必须对材料运输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材料类型数量的不断增多,给材料运输管理工作而增加了难度,所以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材料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材料运输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房博超.关于材料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数码世界,2017(9):71-71.

[2]黎健.关于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0,17(9):102-103.

[3]王辉.信息化建设与材料运输管理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11):81-81.

[4]刘阳.浅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