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93,PDF 下载: 143  浏览: 1733 
作者胡传清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
摘要:
新时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为各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也对教育行业产生影响,网络教学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中,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故本文围绕网络教学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应用策略,希望对地理教学有所帮助,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阶段教学来说,地理科目具有较强有的特殊性,涉及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若一味地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全部吸收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而合理运用网络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提升地理成绩,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导致地理教学效果不佳。而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最关键的时期,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而一味地向其灌输大量的知识,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极易让其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地理学习效率。而若教师能够合理运用网络教学,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迎合其兴趣爱好,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并能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现针对性教学。另外,当学生学习热情激发起来后,全班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现有资源,深入研究探索与地理相关的内容。

(三)实现开放性教学

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能够利用闲暇时间与教师共同讨论知识,让地理课堂具有弹性特点,实现开放性教学。具体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时间发生较大的改变,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安排,灵活调整学习时间,避免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同时,教学空间也具有开放性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开展系统性教学,可以将所收集的资料通过网络向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播放相关教学视频。

(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师可以与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二、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高中生而言,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表现得很积极。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时,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创设情境“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让学生对江南桑蚕区位有初步了解。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包括中国气候图、桑树生长习性、蚕生长习性,让学生结合这些材料分析江南桑蚕业崛起的原因。教师借助图文资料,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及方法。随后,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东桑”衰落的原因。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价格上涨,桑蚕业也呈现苏南向苏中、苏北,江浙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变化的要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广西发展桑蚕业的区位优势,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两个方面,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结构图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可以系统化学习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容时,就要适当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采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分析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时,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动态的各种景观图和示意图。在探究地壳运动的特征时,则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配合实际操作类的地理实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形成会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同时对地壳引力的内力和外力形成辩证统一的认识。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适当使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同时配合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环节,有效培养高中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向好发展。

(三)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方便学生认识和理解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将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而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关键。学好高中地理能够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扎实,就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教师要善于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简化抽象的地理概念,可使用微课为学生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地理概念的本质,同时这也是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地理教师使用微课向学生解释抽象的概念,并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演变过程,制作成微课视频给学生学习,易于高中生识别和理解。

三、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与计算机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既可以体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系统性,又可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在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要灵活应用信息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此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史莉娟.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9):1.

[2] 赵振兴.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制作与实践[J].科普童话:新课堂,2020(5):2.

[3] 张晓雨.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20(10):2.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