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优化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调整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存量,受诸多方面影响,我国人才流失、智能化水平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十分严重。由此看来,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中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策略已迫在眉睫。
1、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1、绩效评价不合理
电力企业普遍缺乏激励机制。除了长期受国有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他们缺乏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重要的是,电力企业没有建立现代绩效评价机制,无法对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状况和日常表现形成客观评价,也就无法将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效地与员工薪酬、员工激励计划结合起来,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安排。电力企业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对员工无法形成硬性约束;绩效评价单一化,没有针对不同部门的差异化调整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客观性,难以得到员工的充分认可。电力企业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期认识与长远的战略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也没有建立系统化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
1.2、管理指标不明确
所谓的绩效管理工作,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电力企业中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定时的考核工作,根据各种指标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这一过程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目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比较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指标体系,导致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笼统且随意的现象,这种绩效管理应用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后续电力企业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改变。
1.3、薪酬制度不完善
决定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是员工的薪酬。通常,员工在决定是否进入企业之前,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即晋升空间;二是薪酬待遇。当前,电力企业大多实施的是岗位薪点工资制,通过“点因素法”来对每个人的薪资进行合理分配。这种薪酬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将岗位价值以直观的薪资报酬形式“明码标价”,但这样的薪资计算方式适用范围狭窄,不适用与固定岗位或工作内容灵活的岗位。如果电力企业过多使用这种薪资计算方式,势必会导致一些岗位员工心理不平衡,岗位薪点制计算工资的主观色彩较重,对人才的能力、对企业的贡献以及学历知识水平等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不利于激发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2.1、发挥出薪酬的激励作用
薪酬结构调整是影响员工利益的最大因素。因此,企业对员工的工作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制定合理的薪酬调整依据。以福建省电力企业薪酬结构调整为例,企业在调整薪酬结构时,构建了包括劳动复杂程度、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4大因素,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安全责任和经济责任等18个子因素的岗位评价模型,与省公司申请,让省公司经过调研之后制定了科学的岗位评价工具和岗位评价标准,岗位评估专家由各单位推荐、省公司认定,岗位评价具体工作由各单位在省公司的组织下开展的岗位评价组织模式。该电力企业的评价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力企业不同岗位的所有因素,能够对不同岗位进行综合的评估,使电力企业的薪酬评价机构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出竞争激励机制的作用,对于其他的电力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学习作用。
2.2、建立培训体系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将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必须建立培训体系。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人力开发工具,将零星散碎的培训资源进行有机化、系统化整合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便可以让培训工作可持续化发展。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应是多方合作的结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自身需求,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者的职能、员工的发展需要融会贯通,建立起科学的培养体系。这样的培养体系为员工切身考虑,既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又充分调动员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为企业培养人才。
2.3、完善绩效相关制度
没有规则就不是方圆,这也适用于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电力企业首先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自身可以加大内部宣传工作,再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可以将现有的绩效管理指标作为基础,后续对管理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原有的一些作用不是非常明显的管理指标也可以剔除,使员工全方位发展。另外,电力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供员工进行学习,这会使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增强,针对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的应用,需要反馈机制稳定运行,收集整理员工的反馈意见,后续做好制度的调整和改变,使绩效管理措施的作用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2.4、形成企业文化
目前电力企业的基本氛围是“能少干一点,绝不多出一份力”,电力企业很难提高工作效率。要改变这一点,关键是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第一,电力企业要加强员工教育,定期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管理理念、理解公司发展的难处、形成良好的“奉献服务精神”。第二,组织员工参与各种公司娱乐活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各种运动会、篮球赛或者各种亲子类活动,让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加深了解,形成良好的归属感。第三,要切实保证员工的各项福利和保障,对于“应发”奖励绝不拖延,了解员工的生活难处。例如,对于突发疾病、重大事故的员工给予帮助并定期慰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我为公司、公司为我”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得员工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5、树立工作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灵魂。要想充分发挥人这一要素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意识,在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开展人员管理工作,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结合,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电力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不断创新,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完整,我国的企业人力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种问题交错,人力资源管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到提高,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得以解决。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学习外国企业的成功经验,推动企业内部的自我革新,要逐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郑,沈之夏,吕峰,王志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2):81-82.
[2]陈芳.优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人力资源,2020(02):58-59.
[3]林媛.电力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途径探讨[J].中国市场,2020(0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