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推进路径的思考
DOI: 10.12721/ccn.2022.157009, PDF, 下载: 312  浏览: 2628 
作者: 苏虹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关键词: 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推进路径
摘要: 会计专业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财务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掌握经济业务的记账方法,熟悉企业记账的流程,最终完成会计报表的制作。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着专业知识体系与思政教育脱节的问题。如何挖掘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高效地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是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教学推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网络和社交媒体充斥着各种社会思想潮流的涌动,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相对轻松的大学,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稳定成型,很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特别是西方思想的影响。目前,部分大学生缺乏正能量、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甚至违纪违法等极端事件也常常出现。大一新生在学完一年的思政课程后,很少接触思政课程,这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能承担育人的功能,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会计在实践中涉及大量的价值判断,不同人的知识、意志、愿望、兴趣等都会对认知施加影响,影响人的正确判断。因此,会计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握事物对人的利害、好坏、善恶关系。在中国,要倡导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大学生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但不意味着大学生不需要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于价值缺失和偏离的大学生,需要核心价值观纠正[1]。不管是形成核心价值观,还是纠正价值观的偏离,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都有助于大学生在未来从业过程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要从高成本、高能耗、粗放式发展转变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发展方式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重点是微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于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的高质量,而管理会计具有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功能,通过强化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的科学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价值创造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不管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还是企业的管理控制,均需要从业者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较高的职业素养。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正直可信的职业道德、保密的职业操守。

(三)会计专业的发展需要课程思政

目前,会计正处于不断变革的阶段,正在向管理会计转变。一是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的发布,从体系和制度上帮助中国企业去规划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转变财务职能,实现精益管理,促进业财融合。二是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会计的革新与变革要求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会计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部分高校一直使用国外的教材,直接以国外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脱离我国企业实际,即使学生学完了这样的会计课程,也不能为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二、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策略及路径

(一)建立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混合式教学体系

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教学机制,通过线下教育实践及线上理论教学,不断基于环境渲染及学习引导强化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学科教学能力。而立德树人恰恰需要运用教育引导、教育感化及教育激励等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个人品质。因此,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可以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育实践,利用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会计专业课程及思政课程有效对接[2]。这其中,会计专业教学应作为混合式教学主体学科,基于对互联网教学平台运用,实现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教师教育信息实时互通,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视频监控模块,有效掌握不同学生会计专业课程学习动态,并及时与会计专业相关教师做好数据分享,共同开展后续阶段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规划,促使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能形成多边互助教学关系,更好弥补传统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不足,为后续阶段会计专业人才素质水平的充分提升奠定坚实教育基础。

(二)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对思政教学思想概念应用

立德树人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不应单方面开展教育输出,需要从对教育概念应用、教育体系优化及教育方法革新等多个方面做好教育规划。譬如,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方面,可以针对缺乏学习自信心及学习意识不足学生,将思政教学中培养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及勇于探索革命精神的思想理念运用于会计专业教学实践,通过提升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及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学习自信心,使其能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参与会计专业课程学习实践,并运用多元化教育引导,逐步帮助学生摆脱在思想上学习困境,使其能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及心理状态上有所提高,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会计专业课程学习能力,降低学习压力及就业压力对学生专业学习困扰,使思政教育能基于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更好实现对学生会计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强化。

(三)优化会计专业基础教学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模式下教育考核,更注重对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基础成绩。因此,促使在教学工作方面,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侧重点,也是围绕教学考核、学习评价开展教育规划,忽视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重要性,使我国部分高校、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无法得到充分提高[3]。立德树人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应针对现有教学考核机制做好进一步教育改革,提升素质教育评价在教育考核中所占比重,并尽可能平衡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之间关系,充分运用思政教学主导优势,提升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水平,利用对教育考核标准、评价机制优化,实现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教育互补,从素质教育角度提升高校、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此,为我国会计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稳步推进创造良好时代机遇。

(四)强化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一体化教学互动

为更好发挥思政教学的主体优势,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需要基于一体化教学互动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不同学科联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思政教学知识及理论概念理解能力,从学生角度开展一体化教育布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课程教学管理协调,进一步将学生感兴趣元素融入会计专业教学及思政教学,促使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可以切实满足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需求,打破教育环境对教育实践限制,促使思政教学能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切实为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稳步推进保驾护航。此外,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一体化教学互动,必须要在保证主体学科教学质量同时,更好进行一体化教学衔接,保障知识概念的通用性,为立德树人视域下积极发挥思政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主导优势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合理教学元素的挖掘、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立德树人是我国现阶段高等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做好系统化融合,有助于更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对于解决当前阶段我国会计人才从业素质不足等诸多问题具有实际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巧根.对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应用指引的解读[J].财会月刊,2019(1):7-14.

[2]彭宏超.对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探析[J].财会通讯,2020(7):49-52.

[3]彭宏超.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改进探讨--基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J].财会通讯,2020(19):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