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呈现出了直线上升的趋势,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各行各业的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升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在提高我国电力运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力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管理系统的运行水平,在促进电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
当前,在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的一系列系统,还包括电力能源的生产和传输以及分配、消费。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将自然界煤炭、石油、风能或太阳能等形式的能源通过发电的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能源的过程。这些动力装置主要包含了锅炉设备、汽轮机设备以及发电机设备、辅助的生产系统等。电力能源加工过程中,主要是在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环节。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不仅是满足区域内用户的用电需求,而且能够提高供电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运行功能,在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存在相对应的信息控制系统,可以对电力能源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测量、调节和控制,还存在保护和通讯、调度等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经济安全的优质清洁能源。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而且可以对能源进行实时、在线的调控。这就使得电力系统应用更加的便捷、清洁、可靠。例如,山东在进行电力系统建设中,对传统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改善和优化,引进了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
2电力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2.1信息技术在具体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电力管理系统的流程是较多的,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称之为工作流,所谓的工作流是一种运行机制,它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展开支持的,工作流的自动化还会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各项事件的有效化管理,重要的目的还可以表现为,为了实现事件的自动激活以及事件间的自动连接。往往电力管理系统的流程,还会呈现在业务过程中各项事件的有效化管理,自动化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事件自动激活以及实现时间的自动连接,优化到一个更佳状态。另一方面,电力管理系统中针对于各项数据信息的归纳整理,信息技术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通常可以将具体应用的开展,科学化的融入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信息技术得到了全面渗透之后,还能将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有效的以图形数据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在技术操作人员的眼前,这样一来,必定可以将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展开处理,最终确保电力管理系统的科学性。
2.2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过程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工作对电力管理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调节电力管理系统的状态,保障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在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在线监测功能以及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对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进行优化,保证其工作开展的质量。并且信息技术可以分配电网调度期间的电量资源,将电量分配的开展提高到更好的状态。不过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辅助开展监控手段,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保证应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就算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解决措施。电网调度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重视电网调度工作的实践质量,只有通过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应用,才可以保证电网管理系统的质量得到提升。
2.3信息技术在电力管理系统变配电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分析变电领域,一般来讲信息技术都是应用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可视化以及远程监视控制等方面。变电领域对于电力管理系统的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提升变电工作开展的质量,那么也就应当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凭借多种先进通信以及控制保护技术,从而很好的将其应用到智能变电站过程当中,而智能变电站也将会采用先进的传感、信息以及智能的技术,来使得变电质量的运行水平提升到更好的状态。信息技术在变电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使得变电系统的水平能够极好的满足社会电力需求,所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次,分析该技术在配电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电力管理系统配电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在配网自动化、配电管理巡检以及电源质量监测等环节。它能够借助数据传输的全面分析,将配电领域的各个环节都提升到更高的状态,同时使得配电系统网络系具有互动、自愈、兼容以及优化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也就使得配电领域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好的可靠性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这样必定可以使得电源以及储能装置得到更好的介入,最终形成更好的电能质量。仍然需要重视的一点问题是,信息技术在配电领域中的应用,需要有关技术人员科学化的掌握该项技术的应用方法,相信如此,才能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真正有效的发挥出来。这一点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引起高度重视才行。
2.4建立健全的入侵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的建设可以避免电力系统的内部网络遭受外部的攻击,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外部程序入侵监测系统,这项系统属于防火墙技术的补充。在电力系统的内部网络中需要配置入侵监测系统,从而对网络运行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视,要对网络的外部入侵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识别。一旦发现存在恶意攻击等现象,就要及时的发出警示,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网络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处理。在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应用这项系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管理系统中应用信息技术,技术人员应对电力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信息技术与电力管理系统的需求特点以及应用优势,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去解决电力管理系统中出现了一些难题。另外,通过一种智能化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为电力管理系统的科学化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丽华.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融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19):36-37.
[2]韩春利.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践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8):1865-1866.
[3]黄春林,高兆凡,陈欣,等.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融合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5):231-233..
[4]肖颖婷.信息技术在电力管理系统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29):112.
[5]栗勇刚.信息技术在电力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3372.
[6]蔡孝杰.探析IT服务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1(3):162.
[7]耿新,茹东武.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电力系统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J].电工技术,2020(01):147-149.
[8]李明节,陶洪铸,许洪强,等.电网调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框架与应用展望[J].电网技术,2020,44(02):3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