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电系统电气工程中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1.1有效将用电安全性提高
对于传统供电系统电气施工而言,其施工内容比较复杂,员工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自身以及客观因素,常常会出现各类用电危险问题,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类危险问题,同时也是会威胁到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然而在供电系统电气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后各项工作都能够运用更严密精准的数据进行解析。同时还能避免各类数据出现过多问题,能够有效将项目数据中出现的误差以及错误问题降低。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受到各项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影响,常常会发生设备异样状况。而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后,各项工作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对员工的生命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会减少,可以确保人们在很安全的情况下运用电力资源。
1.2提高先进性
传统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都会运用人工操作的方法,其先进技术水平还有待加强,这样就会导致供电系统惦记。施工效率很慢,在后期建设当中也常常会发生各类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样就会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电力使用造成威胁,后期国内供电系统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渐开始对传统生产技术进行转变,加大对先进技术的运用,这样可以定期对项目整体生产力进行提升。这样无形之中还能进一步推动电气工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其实在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后,同样可以对电气工程各项设备开展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这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降低,由此能够更好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一方面在传统供电系统电气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规模非常大要花费很多人工成本,而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后,企业只要采购设备和提高技术,可以节省更多人工成本,这样就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后,其还能更好将生产效率提高,并且在激烈的市场当中能够获得重要的主体地位,从而吸引很多消费者选择企业,加大其内部综合发展效益。
2探究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
2.1分布式监控技术运用
电气工程通常都会运用分布式的供电网络,然而在供电网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有关控制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在收集很多数据的过程中,一定要获得分布式控制技术的支撑,这样可以更好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在供电系统当中,运用这种技术以后,如果一些单个的模块发生运转故障问题,并不会导致供电系统对其他模块把控情况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使供电系统的日常运转情况可以达到一个比较优化的状态,在确保监控完整以及全面性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对系统把控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对满足社会供电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分布式监控技术当中,其主要分为间隔层、监控层以及通信层这几个层面,间隔层起到了节省信息空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将这项技术的实用性提高,并且运用这项技术,对安装位置并没有硬性要求,使系统控制成本能够有效降低。
2.2PLC技术运用
PLC技术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一种电气工程控制技术,其也被称为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这项技术的使用能够达到对编程存储器指令输出和输入,这样就可以达到对各类型机械设备或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把控。在实际运用这项技术过程中,更有利于供电系统的电气工程,开展编程以及计算等有关指令工作,这种指令工作的编制行为能够将系统的损耗情况降低。其次,运用这项技术还具有一些控制优势,其中包括这项技术可以对供电系统的压力等方面开展连续性的模拟闭环把控,可以对其起到调节作用。同时还能满足自动化的开关把控,自动化控制信号的输入以及输出,有效将其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
2.3集中检测技术运用
跟其他技术进行对比,集中检测技术的系统设计简约化非常强,所以用这项技术对系统进行运行维护,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实际对这项技术进行运用过程中,能够达到对电气工程信号的总结和编码,这些操作也是开展电气工程全方面检测的基础条件。一般来说,集中检测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接入以及远程接入,前者表现方法则是把监控目标和设备总检测系统连接起来,这种方法可以对项目全面开展监控,对确保电气工程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后面一种表现方法则是将系统连接的检测目标以及控制中枢等都是远程接入的重要内容,这种方法对供电系统的全方位和实时监控有着推动作用。
2.4计算机技术运用
实际运用计算机技术,是对自动化把控中的信息输出输入起到一定载体作用,以应用这项技术为基础,才能满足对供电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使用。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则在于对供电系统当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和调整,这样就可以对电网数据进行收集,更有利于员工对电力负载和电力运转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包含对系统服务器运转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从解析当中可以获得相应动作,从而处理其中存在的运转风险问题。
2.5电网调度中运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要在服务器以及系统的帮助下开展,通过经济调整,可以达到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转。除此之外,对数据开展实时监测和解析期间,还能更好对系统的负荷情况进行预测,这样更有利于员工准确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有效提高故障排除能力的前提下,将电网调度的效率提高,这样就可以为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奠定基础。从前期工作探究中可以得知,传统技术当中的电网调度水平很低,如果其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大规模停电问题,同时要求员工对事故发生具体原因进行了解之后才可以开展有效维修,在此期间会浪费很多人力和时间资源。实际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在数据库的支撑下,可以满足对后期某个时间段电网系统的评价,因此说这是一种对用电量进行衡量的重要方法。在这个阶段中,就算出现用电故障问题,由于系统的帮助,也能更好掌握故障具体位置,有利于员工快速对故障进行排除,很大程度上能降低和把控项目当中出现的损失。其次,对电气设备开展实时监测,除了能够收集和解析数据以外,还能帮助员工第一时间掌握潜在的风险问题。所以这也是预防风险问题发生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这个技术自身有非常强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损失降低,为有关企业把控维护费用成本提供支持。
3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电力自动化的优势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由于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发展,这样才可以更好将项目中所要用到的时间降低,尽可能减少人力以及物力资源方面的损耗,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提高。总而言之,电力工程中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将其稳定性提高,可以更好把控故障发生概率,达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永男,高任,金松林.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1):74-75.
[2]刘念回.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9):246-247.
[3]王海月.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7):80+82.
[4]李丽坤.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