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随访运用于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微信群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范围内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纳为受试对象(n=80),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常规电话随访)与研究组(n=40,实施微信群访)。评价两组出院六个月后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我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水准。结果: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患者出演六个月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构成比更低(P<0.05),且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评分更高(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微信群访利于协助鼻咽癌放疗患者持续获得理想的并发症预防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自我护理监测能力,可用价值较高。

鼻咽癌,即发生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当前病因无法明确,但多数学者指出其与遗传基因、HHV-74病毒感染(人类疱疹病毒4型)、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或过多摄入腌制类食品)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流行病学报告显示该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均有显著差异,且以40-60岁之间的男性为主要发病人群。早期症状隐匿或轻微,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鼻塞、涕血、头痛、复视等表现,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有关,此外,部分鼻咽癌患者还存在肺化脓性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等症状[1]。该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途径包括放疗、化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有效缩小肿瘤、缓解症状。鼻咽癌放疗的预后除与放疗治疗的剂量等有关外,也与患者个体差异与出院后的自我护及随访策略有关[2]。常规出院电话随访往往存在信息传递有限、沟通受限等局限,因此为了弥补电话随访造成的技术局限,需积极优化随访策略以满足患者护理方案管理需求,从而提高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并为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护理干预效果创造条件。现本文就对微信群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的简要论著,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范围内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纳为受试对象(n=80),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49.65±4.43)岁,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49.88±4.27)岁。患者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许开展后续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电话随访)

通过患者预留的移动通讯或固定电话联系方式定期通过电话随访调查患者病情与用药及自我护理情况,并通过电话予以患者用药指导、心理支持、院外健康教育,此外通过电话进行预约提醒,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或治疗。

1.2.2研究组(实施微信群访)

①建群与管理规范制定:建立鼻咽癌放疗患者微信群,群内成员包括若干名鼻咽癌放疗患者及1~2名医护人员与管理员以及若干名鼻咽癌专科专家。,负责群内日常管理,包括监督群内交流内容、处理违规行为等,制定群规在确保群内氛围和谐的同时屏蔽不良信息以确保微信群功能的针对性。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禁止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②健康教育与答疑:定期发布鼻咽癌放疗的治疗方案、护理方法、康复与院外饮食建议等。由专家在群内定期予以患者答疑,并结合患者特点与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自我护理建议。③心理支持与互助:微信管理员定期在微信群中分享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心理调适技巧,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改善情绪,增强应对困境的能力。鼓励患者在群内分享自己的放疗经历、感受,以及应对放疗带来的不适的经验。同时群内组建“心理支持小组”,组内成员均为经过培训的鼻咽癌放疗护理人员或志愿者,从而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④定期交流与分享: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的交流会,鼓励患者面对面分享自己的康复过程、心得体会等。邀请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疗经历,为其他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同时,可定期组织线上讲座、问答互动、心理游戏等线上互动活动,以协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康复的动力。⑤医嘱提醒与随访:通过微信群内的公告功能发布放疗注意事项、服药以及饮食提醒信息。同时还可由微信群管理员定期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治疗方法的介绍、康复经验的分享等健康资讯,以增加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自我监测与康复管理的能力。

1.3判定指标

1)于两组出院六个月后收集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我护理依从性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准。自我护理依从性:自拟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自我护理依从性量表,通过评价患者护理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评估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准确理解并应用鼻咽癌放疗后的护理,0~3分依次对应完全掌握、部分掌握和未掌握三个等级)、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述和观察,评估其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及患者是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0~3分依次代表为显著改善、部分改善和未改善三个等级)、定期复查执行情况(通过查阅患者的复查记录反馈,评估患者是否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表进行定期复查,0~3分依次代表完全执行、部分执行和未执行三个等级)、症状自我监测能力(根据患者的自述和医疗机构记录,评估患者能否及时察觉并报告放疗后的不适症状,0~3分依次代表自我检测能力的强、中和弱三个等级评价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能积极应对放疗带来的不适,0~3分依次代表合理、部分合理和不合理三个等级)、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如焦虑、抑郁量表)及患者的自述)、饮食调整与营养摄入自我管理(通过患者的饮食记录随访评估,评价患者是否能根据营养建议调整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0~3分依次代表合理、部分合理和不合理三个等级)、鼻咽部清洁与护理(通过患者自述,评估患者是否能正确进行鼻咽部的清洁与护理,0~3分依次代表规范、部分规范和不规范三个等级)八个方面分析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水平: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维度分均为0-100分,分数增长增长表示患者生活质量及功能逐渐好转。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数资料(%)率;t值比对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院六个月后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构成比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比对两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1.png2.2两组护理依从性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院六个月后护理依从性评分总分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比对两组护理依从性水平[(x̄±s),分]

2.png

2.3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院六个月后的生活哦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总分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比对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x̄±s),分]

3.png                                                                                           3讨论

电话随访是医疗护理中重要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保持与患者的定期联系与沟通从而了解患者院外的康复情况,并结合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与生活质量优化器医疗指导策略。在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中,电话随访具备为患者提供院外远程指导以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医疗护理的能力。但同时电话随访也存在信息传递的不完整性、沟通障碍等技术局限,影响患者护理效果与康复进程的基础上也影响其放疗治疗效果。因此,当前如何优化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随访策略从而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能够稳步提高,并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康复与治疗预期时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社交媒体普及的当前背景下,微信群已成为患者之间交流、分享经验、获取支持的重要载体[3]。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而言,微信群访在提供医疗信息交流的基础上,还可增强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社会联系。微信群访回避了地域局限性的特点使得患者能够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无障碍交流,同时也无需额外的应用或注册。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到医嘱提醒和随访信息,从而充分提高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和接收率。汽其次,微信群访也为患者提供了供其碎石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的载体与平台,患者之间可借助微信群互相鼓励、支持,分享治疗心得和康复过程,在减轻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与自我护理监测的主动性。同时微信群访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直接沟通的平台,便于医师直接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病情变化和反馈的同时可及时结合患者的病情与自我护理监测效果提供更加精准与动态的的干预方案及个性化关怀[4]。本文中数据指出,接受微信群访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与护理依从性水平更高的同时患者不良反应发行几率更低,证实了该随访策略利于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的生活质量水平,从而可为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护理干预效果提供了基础[5]

综上所述,微信群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增强互动与支持、提供及时医疗咨询与指导、个性化关注与个案管理、促进医患沟通与信任建立以及节省时间与成本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微信群访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鼻咽癌放疗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君君,高霜,段界玲.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健康教育联合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3,44(11):3193-3196.

[2] 黄晓艳,夏辉,傅桂芬,等.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2019,41(18):2392-2397.

[3] 王香惠,雷珍. 微信随访延续性护理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间歇期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0,33(15):165-166.

[4] 潘素青.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 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0):3374-3375.

[5] 张启扬,许新梅,张文东,等.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23,36(6):53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