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在开展各项检验操时,尿常规检验应用较广泛,其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含量及尿液颜色。在尿常规检验中,可按照具体检测结果对患者有无泌尿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加以判断,同时也可用于指导流行性出血热、糖尿病、感染疾病等诊断,且可为疾病的诊治和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1】。目前尿常规检验涉及的指标包括酮体(KET)、尿液颜色、尿红细胞(RBC)、胆红素(BIL)、尿蛋白(PRO)、尿糖(GLU)、隐血(BLO)、白细胞(WBC)、尿比重(SG)、尿胆原(URO)、酸碱度(pH)等。但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由于其具有十分特殊的生理结构,其开展此项检验时各种因素可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最为常见的即为阴道分泌物,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清除干净,以保障检验准确性【2】。本文以10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5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50例),即探讨了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现做下述阐述: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10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5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50例)。2组各项信息经统计软件处理:实验组病例统计年龄(区间21-68岁)、病程(区间0.5-10年)均值为(36.5±8.5)岁、(5.3±1.1)年,对比组病例统计年龄(区间22-69岁)、病程(区间0.5-10年)均值为(36.7±8.2)岁、(5.5±1.3)年,对比2组病例各项资料数据显示无较大差异,可研究对比,且P值>0.05。本研究满足伦理委员要求,受检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1.2方法
对比组直接开展尿常规检验,即对外阴位置采用清水擦洗后,采集患者中段尿,于干燥且无菌容器内放置,容器内尿液量约1/2。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实施阴道分泌物清除处理,即采集尿液之前,需对会阴部位实施除菌、清洁等处理,即冲洗会阴时采用0.02%呋喃西林冲洗液,清洗干净后,将该部位擦干,然后将阴道部位采用棉球塞住,之后采集中段尿液,于干燥且无菌容器内放置,容器内尿液量约1/2。
1.3评价指标
比较2组检验结果,包括尿糖值、比重、pH值、蛋白质等水平、蛋白质、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检出率。同时比较2组尿液颜色及透明度。
1.4分析数据
结合相关数据和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中输入结果数据,完成T值、X2检验,分别经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x̄±s)和例(n)、百分率(%)来表示结果中的计量、计数等资料,当P值<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对比2组尿常规检验结果
表1中所示,2组对比尿糖值、比重、pH值、蛋白质等水平的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表1对比2组尿常规检验结果(x̄±s)
注:与对比组相比,*P<0.05。
2.2对比2组尿常规检出率
实验组蛋白质、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检出率分别为18.0%(9/50)、8.0%(4/50)、0.0%(0/50)、54.0%(27/50),对比组分别为40.0%(20/50)、20.0%(10/50)、10.0%(5/50)、96.0%(48/50),2组对比的各项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2.3对比2组尿液颜色及透明度
实验组尿液无悬浮物,清澈,颜色呈淡黄色;对比组尿液中有颗粒悬浮物,大小不一致,颜色与实验组对比稍微加深,呈淡黄色。2组对比透明度实验组更差,二者颜色差异较小。
讨论
在临床常见辅助疾病诊治的方法中,尿常规检验较为常见,其可借助尿沉渣、蛋白质等成分,用于判断患者疾病。此项检验包括的内容为尿液透明度、颜色等,可对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炎等予以及时检出【3】。但在检验时,女性开展尿常规时其检验结果极易受到阴道分泌物影响,如尿液中极易混入血液、白带等,从而导致准确性降低。同时在经期来临时,其尿液中可能进入部分红细胞,从而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女性患者开展尿常规检验时,需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合理抑制和清除,以提升诊断准确性【4】。一般而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包括两种性质,即病理性和生理性,其中前者为宫颈腺体分泌物、阴道渗出物质等分泌物,后者指的是具体病变或炎症发生后的分泌物。在尿常规检验实施期间,为了防止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则需对阴道分泌物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可从多个方面处理检查前阴道分泌物,如全面消毒处理尿液采集器皿,确保无菌清洁;对女性用药情况、身体健康状态进行询问等;避开生理期;消毒清洁处理会阴部位;合理采取采样姿势,对阴毛进行清理等;另外还需确保膀胱充盈,以促使排尿时呈直线状态,减少污染风险【5】。本文结果显示,2组对比尿糖值、比重、pH值、蛋白质等水平、蛋白质、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检出率的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尿液无悬浮物,清澈,颜色呈淡黄色;对比组尿液中有颗粒悬浮物,大小不一致,颜色与实验组对比稍微加深,呈淡黄色。2组对比透明度实验组更差,二者颜色差异较小。前述结果表明,尽管阴道分泌物对尿液标本的颜色和透明度影响较小,但可对其他检验项目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原因为,阴道发生炎症后,可能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存在于分泌物内,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水平增高。可见,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清除后对结果发挥着积极作用和优势。
综上,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结果存在影响,而检查前及时将其清除干净,则可提升检验准确性,因此需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姜洁.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8):224.
付忠会.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 特别健康,2021,(13):74.
[3] 廖博.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8):84.
[4] 郭奕梅.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保健文汇,2021,22(6):93-94.
[5] 赵昕昕.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399.
[6]王燕.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 健康周刊, 2018.
[7]李璐. 分析与研究阴道分泌物对于尿常规临床检验的结果的影响[J]. 2020.
[8]杨金花. 阴道分泌物对女性患者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 5(36):161+163.
[9]唐万香, 李存辉.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1):1.
[10]赵彩林.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采取的策略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36):73.
[11]王霓.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