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急需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会计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应运而生,主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Internet等创建虚拟世界,学生可通过头盔、眼镜等设备产生近似真实的触感,在人机交互中调动人体感官,沉浸到虚拟仿真课堂中,使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更加生动,还可拉近课本知识与会计岗位间的距离,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般的直观体验,激发其学习动机[1]。
一、VR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会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因受资金、场地、思想等因素影响,教学重心放在理论层面,学生很少有会计见习、实习的机会,实践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严重影响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即便部分企业与中职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会计实习的机会,但因实习时间有限、空间局限,学生常常处于“打杂”状态,很难积累到宝贵的实习经验。据调查,一些职业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一些经验丰富的在职员工想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却无法脱产学习,而能够脱产学习理论的学生又缺少实践能力。可见,为了顺应中职会计教育发展需求,在教学和实训模式上急需创新,可参考医科院中的“虚拟人”解决医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将互联网与VR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建出实时化、个性化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将会计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人机交互,营造出动态仿真的教学场景,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一方面,使枯燥理论生动化。会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特点,受教学条件影响,学校多倾向于理论教学,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感官认知,只能死记硬背,势必会影响学习热情。但在VR技术应用后,学生可同时开展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促进理实结合,在学习的同时进行操作,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官认知,使自身朝着职场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
另一方面,拉近与会计岗位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可将会计岗位细分为会计主管、出纳、财务经理等,但在教学中没有实现分岗教学,使学生很难掌握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通过VR技术的应用,可使学生如同身处财务室一般,亲身接触现金管理、发票管理、应收应付管理、预算、决算等,对各个岗位工作有基本的认知,通过真实体验拉近与会计岗位的距离,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在更喜欢、更适合的岗位上从事财务工作[2]。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仿真教学项目
为锻炼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将其经济业务及工作事项作为参照物,以供学生参照学习。可以设计和挑选与实践学习相吻合的会计业务资料,确保所选资料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全面性、代表性。
比如,应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为学生构建体系化的学习环境,包括设计空白原始凭证、编制会计报表、设计全套会计核算流程及核算制度,对会计实务处理中的综合实践项目、单项实践项目、全套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设计,通过训练上述会计管理能力,以此锻炼学生的会计核算技能,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再者,为确保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还应对相应的会计实践项目及特殊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设计,并在结合经济业务逻辑性和代表性的同时,参照《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理论知识开展实践学习,这不仅能够确保学生的会计理论能力可以得到提升,也可以确保虚拟仿真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创新虚拟仿真教学模式
在传统会计教学理念引导下,对学生开展会计教学大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但却不利于对学生的会计分析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培养,因此,需要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传统层面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应转变轻分析管理和监督审核,重实践核算的教学模式,在以关注国家经济政策为大方向的前提下,对会计制度核算的变更及会计法规问题进行关注,并在实践会计教学资源环节,加入一些包括假发票等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以及隐瞒纳税申报表与违规提取现金等事项,以此对学生进行对比教学。再者,还可以故意设置手续缺乏规范性及要素不齐全的资料,包括没有经手人签字的报销凭证、发票中小写与大写金额不同的不规范的资料等,并通过这些资料,启发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及职业判断能力[3]。还应让学生结合会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指出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虚拟仿真体验中,可以接触到会计工作流程、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等,真正确保凸显出虚拟仿真教学的价值,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三)加大虚拟仿真教学的考核力度
虚拟仿真教学也是一种在“缩小版”中对学生开展会计教学的模式,因此,从本质层面进行分析,会计经济业务处理及工作制度流程,包括各类高仿真经济业务,除了没有在现实层面真正与社会发展经济往来之外,在其他方面与真实的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完全一致。所以,在虚拟仿真环节中对学生开展会计教学引导,能够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气氛,还可以通过一人分饰多种角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会计问题,掌握更加多元化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此外,通过对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的虚拟仿真教学,也可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直观、形象、具体的层面理解会计理论知识,提高会计实践能力。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虚拟仿真大背景下,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考核的目的在于,应更多关注考核的过程,而并非单纯以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定义,力争对学生不同角度的会计实践能力进行考查,以此可以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了解学生。在对学生考核结束后,应结合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此外,教师也应主要在日常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真正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和步骤,进而也可以确保虚拟仿真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收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可营造虚拟教学课堂,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弥补传统会计教学中单纯注重理论、轻视实践的缺陷,还可促进学生会计实践技能提升,获得更多就业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虚拟仿真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将成为主流教育趋势,学校应创建虚拟教学长效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丰富会计教学资源库,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8):40-43,46.
[2]王福英,胡念念.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J].辽宁经济,2020(08):72-73.
[3]袁良荣.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