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临床肿瘤介入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试验抽取介入手术病例共80例,均为肿瘤疾病,就诊于2018.01~2020.10内,按就诊排号均分为40例/组,双号-乙组,单号-甲组,以2组展开对照。甲组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乙组干预方案为优质护理。对照疼痛分级、满意水平、并发症等。结果:试验后对照1级疼痛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低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满意率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并发症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低于甲组(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介入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有突出作用,可减轻机体疼痛,减少各种并发症,且患者满意水平较高,可积极推广和借鉴。

在临床疾病中,肿瘤发生率较高,且对人们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该病症一旦发生,则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水肿、贫血的表现,可引发长期性病痛,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目前在治疗该病症时,进入手术应用相对较多,但因患者认知不足,对手术存在担忧心理,所以其配合度和依从性会大大下降[2]。有研究通过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则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时效性、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从而促进预后恢复[3]。因此本文则探究了在临床肿瘤介入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现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抽取介入手术病例共80例,均为肿瘤疾病,就诊于2018.01~2020.10内,按就诊排号均分为40例/组,双号-乙组,单号-甲组,以2组展开对照。年龄项目:35~74岁内;均龄项目:乙组(50.2±10.4)岁,甲组(50.5±10.6)岁。性别(男/女)项目:甲组为21/19,乙组为22/18。前述资料调查明细显示,入组时2组同类对照P>0.05,无较大差别。伦理批准:例已获得通过;参与方式:均为自愿入组。

1.2方法

甲组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操作内容:(1)宣教干预:系统讲解手术和疾病知识,提升患者依从性和认知水平。(2)心理疏导:与家属和患者积极交流沟通,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康复信心。(3)基础护理: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售后做好基础用药和饮食等指导护理。

乙组干预方案为优质护理,操作内容为:(1)介入前护理:首先对患者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加以了解分析,相互之间深入交流,详细讲解手术措施、具体流程、术前准备、并发症及处理对策,促使其全面认识介入手术,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消除心理负担。其次对患者护理需求尽量满足,对其所在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影响,提供良好休息环境。将床上大小便的训练方案告知患者,对其有无过敏史予以了解分析,以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介入中护理:手术期间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护士与主治医生进行手术,书中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及心率快慢,对其也无并发症予以观察吧,以便出现症状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另外对穿刺部位出血与否予以观察,以便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加以预防。(3)介入后护理:①用药指导:将病情控制过程中用药的目的告知患者,多次患者严谨且科学的用药。详细讲解用药的正确方法和剂量,对注意事项反复强调,用药时要求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更改药物或增减药量。术后若需要增加输液量,则须将具体原因向患者作详细解释,获取其患者配合和理解。②饮食指导:饮食方面需确保食物量适度,同时需满足机体需求和营养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原则为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食物搭配均衡且营养,禁食刺激性、辛辣、油腻的食物。③疼痛干预:由于患者病情恢复状态直接与疼痛症状相关,所以护士需对患者疼痛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部位详细询问,面对疼痛准确评估,然后对症处理。对轻度疼痛,则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加以干预,并告知其,疼痛属于正常反应,以避免其过多关注疼痛症状。若为剧烈疼痛,且对患者睡眠存在严重影响,仔细采取止痛药遵医治疗,以缓解疼痛,减轻心理负担。④生活护理:注意对患者情绪和心理等变化时刻关注,对其提出的疑问或者问题耐心回答,并有效解决。告知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对于社会恢复的重要性,及时疏导低沉情绪。将生活起居等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给予其情感支持、安慰和鼓励。出院前详细记录患者所在住址和联系方式,提供科学水法,以全面了解其用药、饮食、并发症等相关情况,告知其发生异常时及时就诊,以防影响术后恢复。

1.3观察项目

对照项目如下:

(1)疼痛分级: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4]分值为0~10分,分级标准:1级0~3分,2级4~6分,3级7~10分,分级越低疼痛越轻。

(2)满意水平:自拟问卷于试验后做出调查,设置3项,满意选项为一般、十分及不等,以各项占比为统计结果。

(3)并发症:涉及穿刺处出血、腹痛、发热等。

1.4分析数据

本次试验前后,需严格记录临床相关数据,其中计量类的数据资料选择T值分析,计数类型的数据资料选用X2分析,选择本次实验版本的 forwindows SPSS,由专业人员做数据分析,确认p值、结果的最终关系,若P<0.05则统计有意义,且提示试验有研究价值。

2.结果

2.1对照疼痛分级

试验后对照1级疼痛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低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比较疼痛分级[n(%)]

截图1742437432.png

2.2对照满意水平

试验后对照满意率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高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比较满意水平[n(%)]

截图1742437444.png

2.3对照并发症水平

试验后对照并发症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低于甲组(P<0.05)。见表3。

表3:比较并发症水平[n(%)]

截图1742437451.png

3.讨论

人体在不良因素如情绪、饮食、环境等刺激下,其某个器官的组织细胞会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功能,从而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进而引发肿瘤这一异常病[5]变。对于肿瘤患者,临床一旦确诊,则需采取科学方案积极治疗,而当前应用较多的技术则为介入手术,此种术式无需开刀处理,创伤较小,疗效较为理想。但因机体适应性、应激反应的影响,进入手术后患者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从而影响术后恢复[6]。而通过在进入手术期间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加以干预,此种护理可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促使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并从患者的需求出发提供优质且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旨在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升认知水平和配合度,同时还可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并最大程度的帮助其减轻躯体疼痛,以加速其病情康复[7]。本文结果中,试验后对照1级疼痛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低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满意率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并发症占比,乙组结论统计所得低于甲组(P<0.05)。可见,在临床肿瘤介入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展现出了较大优势和积极影响。

综上,在临床肿瘤介入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有突出作用,可减轻机体疼痛,减少各种并发症,且患者满意水平较高,可积极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许彬. 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J]. 健康必读,2019,07(34):180-181.

[2] 刘小丹. 优质护理在肠道肿瘤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介入支架置入手术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0,33(1):178-179.

[3] 郑琳静. 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5):621-623.

[4] 王祖琴. 探讨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J]. 科学养生,2020,23(1):239.

[5] 陈婷婷,李燕. 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3):143.

[6] 段甜,孙晓芙. 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4):93.

[7] 洪萍. 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 特别健康,2020,11(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