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强的综合性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担负着重大任务。高职教育既要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又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应把心理健康与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改善教学模式,健全教师团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也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对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存在诸多误解,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高职院校往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相对滞后,同时又缺少专业的心理教育师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心理健康考核流于表面,从根本上无法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客观上看,尽管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开设相关的心理咨询等机构,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但很多学生的心理咨询相对被动,自己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二)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在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任教师和学生的配比严重失调,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任教师,部分学校的专任教师仅仅是班主任或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承担。学校普遍存在专任教师缺乏、专业不对口、专职教师业务能力低下等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仍然很多,如:学校内部职责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形成一个独立建制。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要么隶属于学生处,要么隶属于社会人文科学,缺少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的监督制约,加之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不够,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保证,无法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二、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素养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既不属于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属于人文教育工作范畴,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因此,必须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为重心。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学院层面,建立由学院领导牵头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与各学院、系部共同开展工作。在各院系,以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研室为核心,针对各系部、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解决。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居于其他健康之首,是其他一切健康的前提。作为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项领域的学科知识,要求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高职院校也不例外。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和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学校要摒弃传统陈旧的思想,进一步适应当前形势,从多方面强化教师的职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学校应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开展多种培训和教研活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从根本上打造一支高素质、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以适应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
(三)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针对高职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以促进学生自知、知人、评己、评人,从而培养学生对周围人和物的正向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积极健康心态,发挥他们的潜力,并协助他们解决各种关系。其次要建立“大健康”观念,把心理健康课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制定有目标的心理健康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补充的教学内容。最后,根据高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针对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困惑。例如,为新进高校的学生开设了“适应大学”、“人际交往”等专题课程,促进高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丰富校园社团活动
丰富的校园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培养良好品质和提高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不断调适心理与外界沟通,通过与伙伴的合作与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创建社团活动阵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搭建更多平台。
例如,定期举办文艺电影赏析活动;成立网络倾诉社团;成立阅读兴趣俱乐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等形式丰富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消除心理阴影和负担,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邀请专家、老师和学生就某些困惑现场答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大家互相分享经验,互相倾诉内心的烦恼。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更易于敞开心扉,发现自己的问题,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疑虑,而且可以让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以便提供及时的帮助,从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它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高职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研究培养高职人才吸进了健康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严丽文.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