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探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15,PDF 下载: 452  浏览: 2721 
作者初金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信息化
摘要:
互联网背景条件下,农业要想得到更加快速地发展,就要拓展现有的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采用先进的农产品营销模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进行分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提升农产品营销工作的水平,相关部门要重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整合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现有的农业技术,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改变传统的销售理念,创新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1“互联网+”时代对农业营销渠道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农产品营销主要以B2C和B2B为主体,充分发挥电商平台本身的作用,做好营销渠道拓展工作,改变我国农产品现有的营销渠道,以保障农产品销售效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以下就“互联网+”时代对农业营销渠道的影响进行分析。

1.1拓展现有的农业营销渠道

“互联网+”时代,农业要想得到更加快速地发展,就要做好现有农业营销渠道拓展工作,考虑到网络本身具有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现在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主要依托于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将消费者与农产品生产者直接联系在一起,打破空间和时间等对其造成的限制,实时开展农产品交易工作。除此之外,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较为容易受到地域等限制,由于消息闭塞等一系列原因,使得部分小型农户为了能够快速卖出自身的农副产品,只能采用大宗批发的方式将农产品销售出去,销售对象一般主要为中间商,“互联网+”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农户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农产品的销售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中间商,消费者来自全国各地,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产品的交易范围,拓展了现有的农业销售渠道。

1.2降低了营销渠道维护成本

相较于其他产品而言,农产品生产加工本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并且较为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这一情况使得农产品产量较为容易出现不稳定问题,给农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较大,严重的状况下还会增加农产品的贸易风险。同时,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渠道更广,生产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实施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规模。最大限度上降低农产品生产工作中存在地风险。除此之外,将互联网加入至农产品销售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还能实时与渠道商进行沟通,省去传统营销过程中的成本,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销售的效益。

2“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的途径

2.1建设政府网站

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部门要建立政府网站,以便更好地展示农业相关的政务信息和领导动态活动,实时展示农业相关的信息,充分发挥自身展示农业数据信息的作用。除此之外,政府门户网站还经常会出现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使得很多资源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大量农业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现象。因此,建设政府网站过程中,要求建设人员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本身的作用,专门开设农产品销售的相关模块,做好地域性农产品宣传和推广工作,并在网站上顶置农产品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的链接,以便为购买者提供便利,建立政府网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还能避免农产品资源出现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提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效果,真正实现双赢。

2.2依托知名网站进行营销

农业信息化营销过程中,要依托知名网站进行营销,一般知名网站主要是指第三方网站,常见的第三方网站主要是指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去其他网站相比,第三方网站本身具有产品对比的功能,依托这一功能能够更好地突出农产品的优势。同时,第三方平台的竞争较为激烈,农产品营销过程中,要重点宣传产品的特色,做好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知名网站本身有着受众群众基数较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提高农业信息化销售渠道的建设水平。

2.3采用灵活性较高的微商模式

农业信息化营销工作开展期间,要运用灵活性较高的微商模式,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销售农产品,虽然与微信和微博相比,微商的起步较晚,但是其本身具有快捷、无线、发展速度较快的特点,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较为受欢迎的营销渠道之一,同时,微商以朋友、家人等为基点向外辐射扩散的群体为服务和销售对象,所以要将农产品质量作为看重的内容,是基于群体间的信任背景下进行的营销活动。因此,在建立微商渠道进行农产品销售时,要确保产品质量,并注重双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在优胜劣汰机制下推动营销新渠道和新模式的形成。

2.4直销定制渠道

农产品销售简单来讲就是以绿色有机食品为主要产品进行的经营活动,专业性较强。在“互联网+”背景下,直销定制渠道也是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渠道模式。以蔬菜类、主食类农产品为例,都可以采取此种营销渠道。以蔬菜类产品为立足点来讲,其会受到服务半径的限制,包括在郊区经济中,以营养学为依据,可以采取蔬菜搭配配送的方式,以此带动销售。而主食类产品与蔬菜类产品对比来讲,其服务半径相对要大。直销定制这一营销渠道中的每个农产品都有属于自身的编码,可以追溯到产品的生产源头等,因此属于高端消费的一种。此外,要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类的丰富性,以清晰的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地生产,如以供老年人或儿童食用的农产品等,从而依托产品种类的丰富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5网络销售与移动终端相结合

随着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于应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以及开展社交、购物、理财等多种行为,尤其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背景下,手机已成为最为常用的一种网络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操作简单,在农村地区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而且智能手机App的操作比较简便,因此农户可以利用这些App将农产品网络销售与移动终端结合起来,这样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客户咨询信息及产品订单,从而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量。

2.6开发网络团购营销模式

团购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络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将分散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通过一种类似于大宗批发的方式来降低销售价格,提升销售量。常见的团购组织模式有3种,包括消费者自发组织、卖家组织、团购网站。团购营销模式具有3个特征,一是团购通过大宗买卖的方式,使得农产品生产者可以节约人力、仓储、物流等成本;二是团购成员通常会事先支付购物款项,从而加快农业生产者的资金流转;三是团购不仅让消费者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产品销售量,提升了其收益,可以实现二者双赢。

3总结

农产品营销工作开展期间,要求相关部门要详细了解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做好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工作,找到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路径,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作用,以电商平台为载体,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红."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研究[J].乡村科技,2019(22).

[2]梁立欣."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环球市场,2020,000(004):105.

[3]李耀华."基于互联网+"的山西省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2016.

[4]胡冀新.农业信息化"互联网+"交流应用平台浅析[J].现代营销旬刊,2015(09):186.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