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摘要: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不断深化改革行政管理理念,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做好高校服务。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的要求,针对其管理创新实施路径进行深入剖析,为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提供有效建议,以供参考。

1新时代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的要求

1.1打破传统管理理念

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正确的发展方向,高校需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优化管理模式,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高校若想切实提升自身影响力,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展现出自身优势,需在各个管理方面融入创新理念,其中行政管理为重中之重。通过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能够最为直观的反映出高校本质,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保障,能为高校内任何计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高校需在传统行政管理的基础上,创新行政管理体系,找出创新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并逐一攻破解决,由此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1]

1.2深化改革行政管理

高校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新起点,大学阶段意味着学生完全独立,逐渐脱离家庭的保护,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大学校园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锻炼自身社交能力,便于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发展。为促进高校长久发展,需了解并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理念,顺应时代变化,改变自身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作为重点,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好高校内部各部门协调工作,提升新时代发展的洞察力,做到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生活资源。

2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实施路径

2.1创建专业行政管理服务中心

高校内部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校园面积较大,各部门办公区域较为分散,在日常工作内容存在一定关联性,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且部分业务的办公效率较低。为打破此类局面,高校需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化水平,完善优化工作体系,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建立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服务中心。教师应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事务办理、素质培养、就业咨询、事务交流等优质服务,使高校内各项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高校行政管理服务中心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类需求,如,为学生解决生活难题、提供学习建议、指导规划未来就业等,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使其能够更加高质高效的完成行政工作。对此,高校需充分整合校内有价值的资源,逐渐完善服务中心内部功能,并且不断培养加深师生印象,使其在遇到任何问题,或出现任何需求时,能第一时间想到服务中心,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为高校师生提供便利条件,也体现出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发展的实际意义。

2.2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科技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实现现代化教育,高校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思维与科技手段,建立完善大数据管理平台,紧随时代步伐。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提升自身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利用先进平台丰富教学资源,熟练运用大数据提高科研能力与教育水平[2]。在高校构建大数据平台,可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教师可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与考试成绩上传平台,其中包含学习成绩、课堂表现、思想观念、校园活动等方面,可通过平台综合分析学生能力,便于高效制定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教师提供工作思路。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持,可将行政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类信息、数据有效整理分类,将其收录到高校数据库内,便于管理查找,降低管理难度。利用平台可将高校内教育、管理、科研等重要信息及时同步给师生,将传统行政管理的被动服务模式向主动服务模式所转变,提升行政管理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应积极响应现代化教育模式,加快实现智慧校园建设,打破行政管理空间与时间的约束,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线上高校透明管理。为提升高校生活便捷性,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实行校园一卡通服务、人脸识别功能等,可有效规避校外人员进出活动,提高校园安全性,为师生构建科技感十足的校园生活环境,降低行政管理难度,体现高校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2.3完善人员监督以及绩效管理

为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改革,需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善管理方法,为行政管理提供更加便捷的内部绩效考核监督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动态化、精细化行政管理,及时发现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改善措施,保障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学校领导可将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办事能力等方面,汇总形成直观的员工档案,便于了解员工真实工作能力。学校领导也可根据员工能力,将其分配至相应岗位,实现人岗匹配,合理配置高效内人才资源,避免出现人才流失情况。为体现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可在校内建立线上反馈机制,打开投诉通道,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高校行政管理监督工作中,听取师生建议,提升服务质量。除完善监督体系外,高校还需优化绩效考核模式,因行政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的工作存在较大差异性,需结合实际岗位情况,优化绩效考核流程,创新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不同职级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到全面管理分析,提升绩效考核的公平严谨性。

2.4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行政管理质量息息相关,需做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部分管理人员对待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不愿意学习并使用最新管理理念,导致日常管理效率较低,长此以往失去了行政管理的积极性。对此,高校需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制度,培养行政人员养成学习习惯,结合高校发展规划与行政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课程,创新行政培训内容,在提升其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并且,高校还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年轻优秀管理人才,可通过增加薪资福利,吸引更多具有行业经验的人才,为管理团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促进掌握创新行政思想理念,提升管理实效性[3]。与此同时,高校需定期举办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交流活动,也可利用校外资源,邀请行政管理行业的专家莅临高校,开展专业工作指导。也可鼓励校内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相应论坛、座谈会等活动,为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使其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创新管理模式,并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结论: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化改革,较多创新理念思维被广泛应用到高校管理当中,行政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保障,需依托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完善管理体系。通过不断优化其管理工作内容,高校内各部门应联合创办服务中心,加强行政人员综合素质,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远林.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探究——评《中国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研究》[J].领导科学,2023,(05):155.

[2]陈苏.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1,12(15):136-137.

[3]胡浩然.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24):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