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思政教育被赋予新高度。家庭与学校,儿童成长的双翼,其深度融合对塑造孩子未来影响深远。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领航者,面临家校合作新课题:如何创新思政教育实践?需构建家校共育桥梁,精准对接家庭教育需求,融入时代元素,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增进家校理解,共同营造正向价值观氛围。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精准思政引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小学生。
一、家校合作模式概述
家校合作,乃家庭与学校携手之典范,通过无碍沟通、深度交流及紧密协作,共筑孩子成长之基。此模式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更让教育力量汇聚成河,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它强调了家庭与学校间双向互动的至关重要性,双方携手并肩,共同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在家校合作的框架下,每一份努力都凝聚着对孩子未来的深切关怀,每一份投入都旨在最大化教育成效,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往梦想的坚实道路。
二、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家校合作的温馨框架下,班主任与家长并肩同行,共同为孩子的思政教育绘制蓝图。双方依据家庭与学校的独特环境,量身定制教育目标,确保思政教育既具前瞻性又贴合实际。家长不仅是旁观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通过亲子互动、共同参与思政教育活动,以及参与家庭教育讲座,不断深化自身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加强了家校间的默契与协同,更促使教育信息在两者之间无缝对接,确保了教育计划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家校合力之下,孩子的思政素养得以全面滋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
家校合作的纽带,让思政教育在日常点滴中润物细无声。班主任携手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共同关注其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引导,双方致力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闪耀着文明的光芒。同时,强化道德观念的熏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明辨是非,勇于担当。这样的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化作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基石,伴随着他们每一步的成长,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家校合作,让爱与责任同行,共同见证孩子心灵与品德的茁壮成长。
三、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家校合作制定个性化教育
在小学生多元化成长的背景下,家校合作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每个学生,带着各自独特的家庭烙印、成长轨迹与个性风采,步入校园,这要求我们的思政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实施多元化策略,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作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其作用不可小觑。他们不仅需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需积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案。
例如,当学生小明在学习时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班主任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困惑,并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一次深入的家校沟通会议上,班主任详细分析了小明的学习状况,指出其在数学逻辑思维上的短板,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对策。为了精准地帮助小明克服难关,班主任与家长携手合作,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计划中不仅包括了课后辅导、习题训练等常规手段,还特别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性。于是,班主任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科学实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体验。在家长的陪伴下,小明开始动手进行一系列与数学相关的科学实验,如通过测量、计算来理解几何原理,或是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实验数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小明对数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每当解决一个难题或发现一个新的规律时,小明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对数学的恐惧也逐渐转变为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这种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对他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班主任与家长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努力。
(二)家校合作创设健康的发展环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聚焦于以生为本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需积极构建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心的教育生态,营造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正能量的学习环境。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班级安全机制,通过班主任引领、班委协同、全员参与的方式,编织一张细密的安全网,有效过滤不良信息,确保学生心灵的净土免受侵害。,实施班级分层管理机制,对“问题生”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帮扶,特别是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定期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心理状态,与家长共同探索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家校携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精准把脉心理问题的根源,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霾,重拾阳光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人文环境亦不可或缺。在教室布置上,巧妙设置优秀生展示区,树立正面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向上向善。通过家校合作,共同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亲子阅读分享会等,强化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其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班主任的思政教育工作亟需创新实践。我们应不断探索有效策略,强化家庭与学校的紧密联系,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家长参与课程设计、共同开展主题活动、定期交流学生表现等方式,促进家校双方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理解和协同推进。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能丰富教育资源,还能精准把握学生需求,为孩子的品德塑造、价值观形成提供全方位支持,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佳颖.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分析[J].陕西教育,2018(10)
[2]赵金凤.(2019).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