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对数学的核心素养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也日益广泛。这种模式更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层次各异的同学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但是,在普遍使用这种模式的同时,也出现许多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因为,就目前情况看,较多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基本默认由小组数学尖优生主持讨论活动,一定程度上形成由教师讲变成小组尖优生讲而后进生“搭便车”的局面,也就是只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因此,小组合作策略是让小组合作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下文就以《追赶小明》一课为例,浅谈一下几种合作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有比较丰富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体验,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学习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水箱变高等与几何相关的问题、打折销售的问题以及希望工程义演等较为复杂关系的应用题。这节课主要研究行程相关问题,学生在小学利用计算方式解决过相遇与追及的问题,也具备一定的画线段图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一元一方程解决行程问题,难点是借助线段图建立等量关系。
许多教师在处理《追赶小明》这一个内容的时候,习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会直接讲授一个例题,然后让学生再学大量的练习题达到巩固和熟悉的效果;当然也有教师选择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行程问题,对于学生始终是一个具有难度的知识。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学生选择何种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确保合作的有效进行。
教学实践
接力法合作学习策略
对于接力我们并不陌生,在接力赛中,每个人负责跑一部分路程,当所有人都跑完自己的路程,就跑完了全程。这种接力赛的方法,用在学习中会是怎样的呢?当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最想达到的目标是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想避免出现搭便车的情况。那么接力法是个不错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案例1:例题:甲、乙两人从相距48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面对面)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2千米,求乙的速度。
师:s=vt,倘若那么小红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km的速度去某地,总共用了x小时,她一共行多少千米?
生:10x
师:通过上述例题,我们引入未知数表示时间,那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就可以表达路程,借助这个思路同学们根据题目的条件完成线段图的分析。接着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那么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在哪里找到等量关系?
生: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而等量关系在线段图中寻找,利用线段的加减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例题中需要填空的内容,接着采用接力法进行小组讨论,再让小组代表汇报小组成果。
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运用表达式以及解决相遇问题的基础,学生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或总结自己在思考中遇到的问题,接力法就是小组成员,自觉地一个接一个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或者汇报答案每个人只回答答案中的一部分,所有成员讲完时,汇总成小组意见,最后由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成果。在学生汇报成果时,运用教学PPT,帮助学生展示成果,可以很好地节约教学时间。这道题目是相遇问题,也比较典型的问题,学生甚至于可以根据小学学过的印象去解决问题,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性学习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利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行程问题,那么简单的问题就是用代数式表示甲乙两人的路程,这些设问可以为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于根据线段图找出两人的路程关系就是需要思维敏锐的同学去解决,如此一来在利用接力法进行学习的期间,可以充分地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践行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接力法的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也是需要教师在选定合理的,每个同学都可以独立完成一部分任务的问题上进行采用。
MURDER合作学习策略
MURDER是两人互助的一种学习策略,每个字母分别是情绪Mood、Understand理解、Recall回顾、Detect检查、Elaborate详述、Review复习等六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Mood情绪指学习前两人互相鼓励,也可用来确定分工,酝酿一种良好的心情进入学习;Understand理解指分析例题;Recall回顾,不再看典型例题,回顾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Detect检查双方的解题过程;Elaborate详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Review复习:总结概括整题的理解与分析。
案例2.
1.甲、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少骑5千米,求乙的速度.
2.小彬和小强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彬每秒跑4米,小强每秒跑6米,若他们在百米跑道的两端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师:独立思考以上练习题,先画出线段图分析题目,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最后采用MURDER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两人的小组合作学习。
这两道习题与前面的例题运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线段图也是大同小异。所以为了同学们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道题目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虽说线段图的是大同小异,但是,还是出现有同学没有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的习惯,或者连线段图的形状、每个线段表示的量都还是欠缺一定的区分能力。为此本道题目采用了MURDER合作学习策略,让两个同学之间相互扶持,在不看前面典型例题的同时,让一个同学向另一个同学讲述自己想法和思路。倾听的同学给与相应的补充评价。后面两个人互换角色,向对方讲述自己对于接着这两个问题的方法。采用MURDER合作学习策略,相互简述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达到提升的例题的巩固效果。
3.坐庄法合作学习策略
案例3.小明早晨要在7:50以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教师在引导同学们分析题目中爸爸、小明两人在追及过程中的时间和路程的对应问题。小明的行程分析,需要学生分清楚被追及的时间和5分钟的联系。引导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对应的线段图,然后小组采用坐庄法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拍照上传,进行汇报成果。其中在运用坐庄法进行小组学习时,主持人就是本组内数学实力稍微强一点的学生或者组织能力好的同学来担任,主持人可以首先邀请基础比较弱的同学首先发言,充分给予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最后,邀请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进行补充发言。这样有序地进行小组合作,预防能力较弱的同学开小差,很大地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紧扣着画线段图,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课堂中用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例题也是比较典型的相遇与追及的问题,课堂的最后还会出现符合学生最近发展规律的小测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为了让学生的“奇思妙想”得到充分绽放提供了平台。课堂的时间很宝贵,每一分一秒决不能浪费,为了更好地践行有效更或者说高效的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那再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作为支撑。为此,选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师应更多地了解想坐庄法、接力法等等更多的学习策略,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炜.谈高中观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为例.【J】.初中数学月刊,2018.12:21-23.
2.甘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