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历史教学的应然状态
(一)在“学标”中坚定课程使命课标
作为国家层面颁发的中职历史课程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承载着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使命,规范中职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保障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各级教研部门、广大基层职业学校应当深入学习课标内容和要求,深刻领会开设历史课程的重大意义,坚定历史课程的使命和职责。课标指出,“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在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历史教育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以独特的学科优势发挥着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按照课标的规定,将历史课程列入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规范历史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发挥历史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在“贯标”中推进课程建设
课标不仅秉持了普、职教育基本一致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而且在课程结构、内容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贯穿了“类型教育”的要求。基于这样一份总规划性质的课程标准,中职学校需要在贯彻标准过程中切实提高历史课程建设质量。课标第二部分中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这五方面素养要求贯穿在课程结构、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要全面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孤立、僵化理解和实施。
(三)在“用标”中提升教学实效
国家层面“建标”为中职历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标”“贯标”是课标在基层学校落地落实的前提,最终,“用好标准”才能发挥课标在历史教学中的基础作用。而要“用好标准”,关键在教学实施和学业评价两个环节。首先,树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首要追求,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合理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等,既要注重对单一核心素养的专门培养,也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科学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主旨。其次,注重历史课程与专业学习的融合。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专业知识融入历史课堂教学,甚至依托专业教学情境,在学生熟知的场景中教学历史知识,形成育人合力。
二、优化中职学校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创建生动的课堂
活动化历史教学是利用历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评判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思想的碰撞,从历史中学习更多的经验。教师在建立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不同的思考,让学生围绕相应的历史知识抒发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学生历史评判能力。同时,氛围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思维更为活跃,更容易接受教师引导。
生动课堂的创建可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例如在学习有关“汉朝一统”课程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歌曲《霸王别姬》,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项羽乌江自刎所蕴含的豪情壮志,通过音乐将学生思维带入汉朝的统一环境之中。也可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的方式展开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波动以及行为变化。例如在讲解“四史”内容的过程中,可从习近平同志关于“四史”学习的重要讲话着手,并对“四史”的学习价值、价值观念等进行思维引导,这对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有促进作用。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从思想观念及个人行为引导的角度进行拓展,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综合水平。
(二)优化历史教学过程
教师已经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只看是否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学习形式过于僵化,容易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不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学情分析,因材施教,运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合理分组,通过社会调查、角色扮演、小剧场,结合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价,最终引导全体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仿真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课上课下进行自主探究,从导入环节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夏、商、西周制度时,教师可通过引入视频片段、深化片段的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电视剧《封神榜》为题材,电视剧中所讲述的内容就是商周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纯属虚构,但是可以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电视剧来掌握当时年代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中职学生在学习中职历史课程后应该达成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中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力度。当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的紧密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心领神会非常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式来感染学生。学生要学会独立思维方式,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最终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谭春玲.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使命、结构与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4):24-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