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路桥交通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增加,实现了交通路线的优化和完善。在方便公众出行的同时,也对路桥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路桥交通施工的质量控制。根据路桥交通施工的各种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路桥交通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强化质量控制的效果,使路桥交通施工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1交通工程中路桥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1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受管理方法缺乏有效性、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缺乏有效支撑,对相应的管理效率和路桥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会在其施工和应用中埋下质量隐患;当质量管理体系缺乏良好的适用性时,施工质量管理活动将处于不良状态,现场管理计划的实施效率将降低,路桥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应用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也将降低。
1.2技术因素
交通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道路交通建设主要以路桥交通项目为主。不同地理地貌环境和城市建设要求下的路桥交通工程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如混凝土施工技术、基层施工技术和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
1.3现场环境问题
路桥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受到现场环境的干扰,因为大部分路桥交通工程施工任务都需要在室外进行,所以必然会面临复杂的室外施工环境。任何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因素都会表现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场地环境对路桥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一方面,场地上已有的因素,如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已有管线条件等,会直接影响路桥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或在有工程变更需求时,进一步增加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在路桥交通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各种动态环境因素,如天气变化或地质灾害等,也会影响施工作业的秩序,同时干扰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最终会增加质量病害发生的概率。
2交通工程中路桥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2.1完善路桥交通施工计划
路桥工程施工前,应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勘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地形地貌。根据勘测数据,制定路桥交通施工方案,确保设计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例如,在组织路桥交通基础施工前,需要分析和掌握施工范围的地理特征,了解该地区的水文条件。如果探测到的地质土层稳定性较差,就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如换填技术等,对地基的土质特性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流程是用高强度碎石代替软土层,做好碾压,保证后续施工前路面平整。但如果施工区域的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则应组织施工人员将土中的水分全部挤出,然后用深层搅拌机摊铺路基,以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建设方案的设计和确定应以项目建设要求和行业标准为依据,确保管理方法可行有效。还要合理调配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为市政路桥交通工程有序、顺利施工提供基本保障。
2.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一方面,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图纸进行审核,加强对图纸内容的控制,明确路桥交通工程施工的具体方向,在各参建单位集中协商的基础上,严格审查图纸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偏差,确保图纸内容的可行性,使施工单位逐步建立起参照图纸的施工管理体系。在此阶段,施工单位应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对图纸中存在争议的环节进行深入探讨,设计单位应帮助施工单位解决困惑,以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施工单位在人员安排过程中还应组织管理和施工人员阅读图纸内容,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对相应施工环节的内容有深刻的掌握,明确路桥交通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点、安全点和质量点,提高路桥交通工程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工程工期、材料种类和注意事项的控制,做到施工前期心中有数,不断完善施工管理体系。至于各参建单位合作参与建设管理,也要注意明确各单位的权责,避免建设管理中的职能重叠,减少管理资源的投入。在构建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带设备、材料、人员等。作为主要管理内容,并明确材料采购、试验等管理细节。例如,在材料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详细出具材料的出厂质量保证单、检测结果和使用记录,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质量标准的依据。在建设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质量责任机制的建设,细化施工管理责任,重点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为提高质量水平铺平道路
2.3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管控
首先,在采购施工材料时,要求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确保所选材料符合路桥交通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要求。尽量与有专业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合作,保证材料充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应共同参与采购过程,跟踪管理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积极落实物资采购制度的内容,既能保证采购资金的合理使用,又能保证所有建筑材料质量达标,采购数量适当,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其次,在运输材料设备之前,要做好运输路线的规划,尽量选择短而稳定的路线,这样才能控制运输成本,减少材料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保证其性能。最后,施工材料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抽样检验,达到合格标准后,运至指定区域存放。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应了解物料的性质和特点,并将其分区域、分类存放,以避免在储存过程中损坏物料的性质。此外,在控制施工设备时,我们主要管理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以确保其正确操作,并在设备投入使用前进行性能测试、定期检修和维护,以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加强技术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采用的相应技术,建立有针对性的技术体系,提高技术控制水平。施工单位应开展工程调查,分析技术类型、效果和管理队伍素质,引进新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
2.5现场环境管理
路桥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也需要从现场环境入手。只有现场环境满足施工要求,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在现场环境控制中,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分析工作,对工程建设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与施工任务相关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因素,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然后优化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案,才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例如,对于场地地形或水文地质条件不理想的工程,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处理,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地条件下直接进行施工作业。具体到路桥交通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也需要实时关注所有的动态因素,及时掌握和分析一些异常因素,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对策,将这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求首先从各类常见问题出现、明确相应问题及其影响路径后,管理者可以选择匹配的优化控制策略主动预防和扼杀各类问题,遗留问题可以借助验收程序及时修复和处理。
参考文献:
[1]张军淮.交通工程中路桥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分析[J].新型工业化,2021,11(03):116-117+122.
[2]张军淮.交通工程中路桥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分析[J].新型工业化,2020,10(11):83-84.
[3]毛美羽,庄金辉.浅析交通工程中路桥施工质量管理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5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