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创新教学主张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方式——教学主张梳理

赵艳霞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157000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初中阶段,如果英语学得不够好,英语就会变成一个弱项。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与该年龄阶段的学生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其发展规律,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主张指的是以不同于常规或常用思路的见解为指导,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理想化的需求或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依据,对新事物进行改进或创造,从而取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所以,把创新教学主张与初中英语课堂相结合,能够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让他们对所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角度的分析,并能获得多种解题方式,从而增强他们的思维活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怎样把创新教学主张融入到课堂,是当今初中英语教师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创新教学主张;初中英语;有效方式
DOI:10.12721/ccn.2023.15873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国教育政策也在不断改革。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人们能将自己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这对人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初中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个人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为了创造创新性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热情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积极沟通、交流和协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改变初中英语教育的现状,在英语课堂上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

在以往的教育中,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这种教育模式体现在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需要将教师所讲知识记下然后死记硬背,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探索精神。这种填鸭式教育,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束缚住了学生求知的天性。一般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从来不会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往往忽略实践的重要意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会是向他人求助,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只会呆板地套用学过的知识,不会灵活变通。如今唯分数论之风盛行,功利化的灌输式教育大行其道,而当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时,那么这无疑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不全面

然而在以往的英语考试中,英语笔试部分所占分值往往是听力、口语部分的三倍之多,这种悬殊的分数差距也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书写能力的锻炼,对听力、口语往往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在了对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而在以往笔试成绩占比较大的试卷中,学生也通常会取得不错的分数。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听力、口语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甚至利用英语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都做不到。为改变这种情况,新中考改革中部分地区提高了听力、口语部分所占分数比重。

二、创新教学主张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方式

(一)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过去的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关注知识的单方面传授,学生在课堂上机械操练所学知识,不易于跟上教师的思路,不利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中走出来,有了新的变化。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师不再是书本的“搬运工”,而是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研究型教师。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一起探讨学习,互相交流学习成果;也可以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消除学生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自愿参与进来,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角色的转变能够更好地尊重学生,让学生们乐于学习,自愿学习,自主提高学习效率,减轻作业负担,也减少课外培训现象的发生。

例如,英语“I’m watching TV.”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次给学生们讲解了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可以采取提供一些小卡片并和听录音磁带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新课时的导入环节,进而引导学生们预测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从而迅速熟悉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和内容,并以此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入进来,把自己的位置和学生画等号,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课本内容、相关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串联到一起,提高学习效率,从而缩减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程作为政府的改革举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动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化为自下而上的教师行为,因此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淡化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动而不乱的有秩序的学习环境。

(二)引入信息技术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科学把握课余时间这两方面进行探寻,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校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可以说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稳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以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对待课堂。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实初中生的英语课堂,让充满好奇的初中生能够在轻松、新奇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英语学习。

例如,在“Why do you like panda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搜寻野生动物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并通过播放视频、PPT等方式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帮助下记住本单元的重点句型以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接受德育教育,也可以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固定思维,在一个开放、自由的氛围中实现全面进步,这从侧面实现了新课程中为学生减负的目标,减少课外培训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深度学习为导向,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英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英语教学难度的巩固与升华,并与高中英语直接衔接。

(三)通过思维导图,创新教学结构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生,不能再寄希望于靠课外补习来查缺补漏,因此为了集中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上多花功夫。考虑到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课文的过程中往往会从第一个词汇、第一个句子出发,逐字逐句地翻译,缺少语篇意识,难以快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结构。教师可提前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让学生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补充完善思维导图,逐步提升分析整合能力,把握文本结构,抓住文章重点。

例如,在教学“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中,学生要学会如何使用冠词“the”,正确运用动词,并且能够在不同语境中进行运用。基于此,教师从vocabulary、phrase、sentence pattern这三个角度绘制了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独立绘制,也可以小组合作绘制,最终要在班级中进行汇报展示。学生的想法和思考角度是不同的,这就能够从多方面分析同一个部分的知识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创新作业设计,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创新教学风格不仅仅要展现于课堂教学中,还要体现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 升能力、巩固知识。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

例如,在“ 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单元中的呈现(presentation)环节,可以借助图片的形式对比不同外貌特征,通过一些半机械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也可以拓展一些新词汇;作业(homework)环节,可以拿出同学们都熟悉的“快乐家族”的图片布置任务:描述五名成员的外貌特征并思考和讨论如何描述他们的穿着,这一作业不仅兼顾复习与预习,也能够增强学生们对完成作业的信心和耐心,做到真正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五)创新教学评价,确保英语教学成效

课堂评价制度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新一届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程评估系统的建立是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评价体系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覆盖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的特征,是一种全方位的、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方法。因此我们可以提出,除了常规的考试,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完成状况、学习态度、平时测验的成绩,都记录在电子版中,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考试也可以分为书面与口头答疑,着重于英语的听力、口语、阅读、书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英语的整体运用和英语的思考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确保了英语教学的成效。

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下建立初中英语课程考核体系非常重要。因此,除了常规考试外,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完成状况、学习态度和平时的测验成绩等方面科学评价学生。同时,考试可分为笔试问卷和口试问卷,旨在英语听、说、读、写等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初中生对于英语的整体应用能力和英语思考能力,从而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课堂融入创新教学主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善教学现状。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构建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优秀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不断优化英语学习评价,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由此可见,创新对初中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深入研究学情,不断创新教学设计,运用科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虹玫.培养批判思维,启育创新能力——在初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英语教师,2021(1):49-51.

[2]杨一凡.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模式[J].试题与研究,2020(21):13.

[3]周秀芬.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方法[J].才智,2020,05(06):83.

[4]胡健鸥.探析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59-162.

[5]徐国智.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方法[J].文学教育,202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