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多数神经外科疾病需常见的住院治疗,而且该类患者多为意识障碍、脑出血、肢体偏瘫等疾病或症状,需长期卧床治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1]。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在神经外科中具有较高发生率,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日常行动能力,因此对于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需要给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2]。在本研究中,随机选择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探究常规护理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效果,后者效果较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两个护理方式不同的小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如下表1所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患者日常生命体征监测同时对其生活和用药等进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主要如下:(1)卧床初期,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体位,下肢抬高15°,并向外展开。(2)患者在住院时,对其进行下肢按摩护理,采用拿捏手法为主,分别取患者照缝匠肌、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给予按摩[1,3]。在按摩时,需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手法。(3)患者在卧床7天后,需要指导其腿部训练,主要为抬腿与屈腿训练两种,并监测患者下肢皮肤和静脉血管状况。如果有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处理。(4)若患者卧床大于21天,可遵医嘱口服药物进行预防。时间在35天以上则需适当滴注低分子肝素治疗。(5)正确指导患者饮食,卧床期间饮食清淡,少食高糖高脂类食物。
1.3效果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住院患者护理效果,没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为护理有效。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知识技能、护理技巧等,百分制,最终等级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统计,分数分别≥90、89-80、79-70和≤69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x̄±s)进行t值检验,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0.05,代表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两组住院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分别为试验组2例、参照组10例,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和80.00%(20/50),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具体如表2所示。
2.2两组住院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
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3所示。
3、讨论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几率较高,有研究显示,发生血栓常见位置为小腿肌间静脉,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4]。所以需要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本研究对选取的住院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根据患者的卧床时间长短,给予不同的下肢训练,与常规护理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有效率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综上所述,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柯艺灵.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3):94-96.
[2]张冬冬. 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0(002):P.147-147.
[3]刘常菊.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63-64.
[4]钟艳. 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v.12(16):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