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

何国嵩

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在智能化时代,智能楼宇建筑在建筑行业的占有率有所提升,而智能楼宇建筑具有综合性强、能耗量大等特点,极易出现资源浪费问题,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悖,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开始强化对电气节能设计、管理以及施工等方面的降耗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统筹性的缺失,难以实现对节能数据与节能效果的动态化跟踪分析,进而导致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的整体质量较弱,难以达到持续性节能的效果。对此,本文将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进行探析,旨在通过强化对节能现状与节能设计原则、方法的把控,推动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措施实施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 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节能设计
DOI:10.12721/ccn.2022.1570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智能楼宇主要是指借助信息通信、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协调建筑楼宇照明系统、防盗系统、运输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等工作,实现消防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建筑物自动化、安保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结构,此外,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当前,智能楼宇还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综合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多方面构成内容,自动化的实现有效提升了建筑楼宇运转的高效性与系统性,但是,相较而言,智能楼宇建筑的能耗量显著增加,由此,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对此,本文将从现状与设计出发,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进行探析,通过强化对现状的把握,深度了解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主要方向,再通过分析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的方式,提升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质量的提升。

1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

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下,建筑行业节能降耗工作逐步落实,但是,在节能措施与方案制定的过程中,由于统筹分析等环节的缺失,使得各类建筑工程师对建筑楼宇内部各系统能耗的了解明晰度偏低,进而导致节能工作的落实,存在过度局限于分项实施、选型安装等工作之上,动态化监测管理工作的缺失,使得节能数据与运行效果的记录、跟踪以及分析管理工作质量偏低,难以实现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工作实施过程的强效控制,预期节能效果难以实现,此外,当前,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供配电系统,在智能楼宇中,供配电线路的型号多样,其中能耗量大的型号不乏多见,不当选型不仅影响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对能耗亦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在供配电系统节能控制过程中,由于对截面选型的重视偏低,且在布线时过度迂回,不仅增加了线路维护的难度,还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量,对电能的损耗产生影响。此外,部分智能楼宇建筑的配供电线路的经济截面与实际运行经济截面需求存在差异,导致电气系统综合服务质量的提升难度偏高[1]

二是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属智能楼宇建筑运行的必要构成,是能源消耗的主力军,但是,在智能楼宇建筑中,照明系统设计墨守成规,并未结合楼宇建筑的光照需求与特点,构建照明系统体系,照明系统处于长时间、高强度运转的状态,不仅难以达到照度标准,与智能楼宇的实际照明服务需求切合度偏低,此外,在节能控制过程中,LED照明设备选择与布控的合理性偏低,且照明开关与节能控制系统存在漏洞,进而导致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偏低。

三是暖通空调系统,在智能楼宇建筑中,暖通空调是提升建筑舒适性的关键,但是,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内部空气循环需求与常规室内温度的把控,使得室内暖通空调系统与机械通风设计的合理性偏低,对室内通风效果的提升产生负向影响力,无形中增加了中央空调冷耗量,再加之采暖通风系统、内部给排水以及设备选型等方面的把控合理性偏低,导致智能楼宇建筑节能控制的实际效果偏低。

2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

2.1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原则

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原则,主要表现在经济节约性与实际性两个层面。其中经济节约性是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核心,即在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成本投入的角度出发,全方位衡量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落实电气节能设计,避免过度追求电气节能,将资金过量或过少投入于设计与运营之中,应当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投入资金落实节能设计,实现经济投入与节能需求的平衡,以实现长期性降低成本的目标。而实际性主要是指应当从楼宇建筑实际建设情况的角度出发,对节能建设工作进行落实,以降低电气能源浪费的可能性,顺应节能环保理念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保障智能楼宇建筑功能性的实现,维护节能与功能的统一发展,进而达到提升节能质量的目标[2]

2.2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方法

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供配电系统、暖通空调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多方面,具体设计方法表现为:

一是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一般而言,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应当以可靠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为原则,其中供电系统设计应当以提高运行效率与降低损耗、能耗为目标,具体设计流程为:首先,应当强化对影响因素的把控,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主要因素在于电气设备的供电距离与负荷能力等方面;其次,应当以操作方便与可靠性强为原点,对变配电级数、变压器数量与容量等方面进行把控,其中变配电级数低于两级最佳,且应当与负荷中心向贴近,以达到缩减半径、降低线路损耗的效果,而变压器数量与容量应当与季节负荷相适应,降低能量的损失率[3]

二是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灯具与附件的选择,通过选择高效灯具的方式,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还应当保障灯具外形的美观性,以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其次,应当重视距离的把控,确定灯具与地面、房间进深以及作业面等方面间隔的合理性,保障光照面的覆盖度,减少照明设备搭建材料损耗;最后,应当借助现代化计算手段,对照明需求进行再确认,再以设计标准参数为依据,对灯具排布的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合理性的提升。

三是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作为智能楼宇建筑的重要构成,设计内容主要包含通风设计、采暖设计以及换气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具有复杂性高的特点。对此,在落实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设计人员应当强化与强弱电工程师的沟通与交流,用以优化处理暖通空调接口设计,保障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其次,应当重视监控系统的构建,实现对暖通空调运转状态、室内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性数据的有效把控,实现暖通空调系统调节有效性的提高[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的角度出发,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局统筹与分支设计之上,由此,在优化调整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设计原则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全局把控,再通过准确把握设计方法的方式,实现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分支设计的细化把握,进而达到提升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质量的效果,具体应当注意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以及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欢.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4041.

[2]傅国珍.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砖瓦世界,2018(15):118.

[3]曲丹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869.

[4]陈勇,李斯.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城市周刊,2018(45):8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