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冉站明

重庆市酉阳县后坪乡中心小学,409831

摘要: “双减”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个主体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技巧和模式,实现数学教材知识的内化,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习负担,深入落实贯彻“双减”教育理念。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

第一,积极改进教学观念。双减政策颁布和实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提升学生数学学业成绩,还包括促进学生数学教材知识的内化,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侧重学生的延展性、普及性及基础性发展,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第二,明确数学教学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可以在直接、间接上影响学生未来数学发展的层次。对此,教师可以将数学学科教学的目光放长远,放置于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这一层面。另外,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也应该是教师重点关心和关注的。基于这一认知,教师在确定数学教学方向时,也应该完善数学教学目标体系,有效整合能力和情感目标,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第三,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在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墨守成规,将苏教版教材中的知识全部照搬,试图将知识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然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非常局限的,不利于拓展学生数学知识视野。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数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采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刺激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动机和兴趣。

二、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内心较为脆弱和敏感,难以承担过高的学业、课业和心理压力。“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积极打造民主、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在潜移默化中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营造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

第一,正确对待小学生所犯错误。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错误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生出现的认知错误,提高对学生错误的宽容程度,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维重组。同时让学生充分展示数学思维思考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迅速找到认知错误的原因,将寻找、分析、解决错误的过程变成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资源。第二,引进游戏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数学课堂的主宰者,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时期,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大降低了数学学习的愉悦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性地实现数学知识与游戏的有机结合,促进数学课堂氛围的活跃化、灵活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

与“减负”相对应的是“增效”。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驱动小学生自发、主动、积极进行问题探究,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整体方向,有助于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同时,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参与的前提条件,这样学生就会在浓厚兴趣驱动下,点燃自身的数学思维火花,开始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助于激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

四、实现作业的创新设计

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巩固、提升的必须补充,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知识内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长期渗透和影响,教师将作业作为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利器”,为学生布置数量庞大的作业,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对此,教师可以以作业为教学创新、改革的着力点,通过创新数学作业设计让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

让数学学科知识“动”起来,在学习每一项数学新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相应的数学作业,将数学作业变成全体学生参与研究、实践的活动,内容包括与新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相关的小研究、小制作、小调查、资料收集等,充分体现提前预习的价值。通过批改前置作业,教师可以探明学生数学知识基础,有助于精准挖掘数学教学的真正起点,减轻数学正式教学的压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数豆豆”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数出70颗豆豆(也可以落叶、花生、瓜子等物品代替),让学生分别计算按照5、10、15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堆?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字1到100的初步认识;在教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七巧板”,发展学生图形想象力,为正式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数学算式卡片处理,并在正式课堂展示自己的处理结果,允许学生互相讨论、质疑,真正将学生处于数学学习和探究的主体位置,发挥数学作业的真正功效。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此次挑战巧妙化为机遇,实现教学创新和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点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性作用,营造积极、愉悦、阳光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在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设计合理的问题,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整体方向,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助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另一层面的“减负”;在数学作业布置层面,教师应该将数学教学设计改革作为着力点来开展教学创新和改革,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代爱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22):17-18.

[2]许明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56-57.

[3]张振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Z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