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孙道盛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榆中县供电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迎来了极大的变革,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明和生产,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且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因此,在各行各业被大量使用。它的原理是在传统的生产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然后,通过信息化网络的应用,以对这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其他操作,包括设备中的各种参数解析、信息处理、实时监测以及自动诊断等。
关键词: 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94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意识到市场社会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针对产品智能化需求程度逐渐提高的实际情况,企业需要意识到自动化已成为电器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状况下应该合理的开发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技术应用的作业效果还需要根据国家在当前提出的发展方针,让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备节能、环保的应用效果,做好企业电力成本管控工作,凭借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作业运行效率,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替代传统工作中部分机械类型的工作岗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少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电力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支出,对电力系统后期运行均有非常好的保障作用。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具体应用

(一)PLC技术的应用

PLC技术主要分为计算机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将两种先进技术有机结合。通过这两种技术的有效结合,PLC技术具有适用性、资源消耗比较少、安全稳定等特点,并且广泛地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在使用PCL技术的过程中,电力工作者可以利用该技术,实现电力系统操作程序和链路的模拟,并更加专注于下一步的使用。同时,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信息,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另外,通过相关的辅助技术和相关程序结合共同管理电力系统,不仅可以使电力系统更加自动化和智慧化,还可以防止电力系统故障的概率。最后,该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的模块、地区和用户要求,使电力系统更具适应性和针对性。

(二)智能化技术层面的应用

依托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在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能的基础上,可对整个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分析与排查。与之相比,传统电力系统一旦出现供电质量问题,需要对整个电路进行逐一排查,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也极大降低整体服务水平,实际工作效率无法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融入智能化特征后,电力系统一旦出现服务问题,其故障位置将会被系统自动定位,同时,电力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会依据各类设备实际参数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并将对应的问题发送至控制端,各类信息数据展现极为明确。

(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发现变电站对其形成的影响,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到电力输电网运行效果,通过设备收集变电站运行情况,将信号传递到后台,由工作人员接收并进行实时全程监管,掌握变电站运行情况,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系统进行全程把控,掌握电力干预与转换工作的应用需要,通过科学的控制变电站、监测设备完成变电站运行监测工作。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领域后,会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变电站运行进行实时掌控,完成收集数据的计算、传输,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作用下有效的连接电力用户与电力系统,保证电力能源可以安全传输。

(四)电网调度过程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分为国家电网调度、大区调度、省级调度、地区和县级调度五个级别,而每一级控制都必须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均需要计算机的技术控制,否则整个系统将无法运行。可见,电网调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二者的结合使用能够极大地方便数据采集工作与数据分析工作的进行,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对整体状态的评估,还能够科学的预测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因此电网调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五)在线检查

电力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积极进行运营维护和检查工作尤为重要。过去许多例行巡逻模式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目前电网系统故障的概率大大提高,故障位置越来越多样化。这一系列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势必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使用现有巡逻模式,查询的费用将大幅增加,无法达到目的,无法进行良好的巡逻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积极将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建立在线维护系统,实时检查电网系统,发现故障问题后立即发送警报信息,分析系统收集的数据。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中的监督与管理

首先,要加强工业生产设备在运行时的保护措施。据统计,绝大多数工业生产设备,尤其是电气设备,在使用时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巨大影响,这也是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保护,防止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此外,还要加强设备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做到对设备故障的实时监控。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控,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在,为了提高效率,信息化的设备管理必不可少,技术人员只需要对网络化设备进行相关设置,便可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统一技术的应用要求

虽然电力带给了我们一定的便利,但是在进行输电过程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及项目还相对较多,组成也较为复杂,所以想要在电力系统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统一其对技术的应用要求,这样才能够对电系统中的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想要统一电器动化技术的要求,必须对电力系统中的一些相关数据进行了解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维修和分配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要求,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四、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更需要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更为优异的技术应用模式,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性能与安全,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网络中的应用深度,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科学发展创建更为有效的技术模式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6):34+37.

[2]姬晨曦.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冶金管理,2020(15):45-46.

[3]刘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电子世界,2018(07):166.

[4]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13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