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热动力系统的降耗优化措施分析

李美琳 刘彦达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在提高。在考虑节能降耗的情况下,基于节能降耗理念优化了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能够改善原有热动系统耗油量过多的不足。国外在石油工业快速发展下,针对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的研究重点逐渐向节能的方向发展,现已形成了成熟的热动系统结构。国内针对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现在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文设计了基于节能降耗的火力发电厂热动优化系统。
关键词: 节能降耗;热能利用;动力工程
DOI:10.12721/ccn.2022.1591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识别出某些方面的不足,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明白了我国资源消耗量过大,没有合理地应用热能。我们也知道,热能利用贯穿在人们生活的始终,是否合理地运用热能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必须要实现思想意识的觉醒,针对节能降耗开展各项工作。电厂应当合理地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热力与动力工程

伴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化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国,实际的消耗量巨大,但是大量煤炭资源的消耗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的今天,很多节能环保的项目被运用,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热能与动力工程便是鲜明的案例,此项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备受瞩目,通过合理地使用相关的举措,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还适当节省了能源。在国家经济转型及升级的过程中,社会对于电能的实际需求逐年增加,需要通过更为环保的手段发电,确保环境污染情况得以改善,促使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发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成效突出,电能转化更加的高效,最大程度上控制中间环节产生的损耗。可见,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发电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在详细了解相关理论的前提下,运用可靠的手段规范发电厂的运行,保证二者的结合真正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现代电厂锅炉的应用特征

2.1技术更新:全自动管控

从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锅炉发电向来都是最为普遍且完整的发电模式,在热能动力工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是无从忽略的,极大程度地关系到未来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伴随科技发展,全自动化控制正在逐渐替代传统人工发电模式,其所带来的影响极为巨大,不仅可切实有效降低企业所需投入的人力和经济成本,还能切实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使企业自身经济收益有效提升。

2.2效能提高:高效节能性

电厂锅炉核心工作过程主要在于几点:通过对煤机的应用将原煤进行研制处理,使其成为煤粉,而后通过送风机将冷空气传输到热风管道中,部分用于实现对煤的加热干燥处理,部分则被传递到炉膛中燃烧,结合燃烧后释放的热量使炉膛中的火焰温度有效提升,到达1500℃甚至更高;高温烟气步入到尾端烟道,实现能量交换的重要目标,转化为110-160℃的低温烟气,进而将部分灰粒传送到冷灰斗中,经冷却后则可形成排渣;利用水冷壁管进行供水,通过对高温的应用使供水蒸发为蒸汽,借助于汽包的方式将蒸汽和水分离开来,达到要求的蒸汽借助管道进入到汽轮机中。通过对上述流程的应用来结束发电工作,切实有效地提升效能。

3发电厂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方法

3.1选择适宜的变频设备

电能难以进行合理地储存,发电量往往是依照所带负荷产生明显变化,所以对厂用设备设备的出力也应该进行科学地调整,依照设备的报价和作用进行合理地分析,展开综合判断。变频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变设备的转速,借助设备的转速以及电功率成三次方的关系,依照设备生产阶段的作用,可以让其运行的更加经济。设备的合理安装可以适当降低泵和风机的容积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强化具体的利用效率。经过科学控制,厂用设备耗电降低至一定的范围,节省的热能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发电中,以此达到节约能源的基本目的。

3.2利用废水余热

如果发电厂电能生产传递与转换阶段没有合理的进行,便会出现这种损耗问题。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应该从降低热能的维度切入,按照实际情况掌握电能生产运行方式,对电能损耗进行深入的研究,将热冷凝装置应用到电能生产工作中并对动力装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使电能生产工作高效运行,并在此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应用资源防止大量能源消耗与热量损失问题的出现,考虑到电能生产阶段还存在废水余热的现象,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管控,回收余热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比如在除氧气工作过程中,便会因为蒸汽排放带走一部分热能,可以在该部分安装冷却器,由此降低此部分热能损耗量。在污水排放阶段为实现余热二次利用,可以采用扩容降压的手段,能够在排放污水的同时更好的应用相关资源降低热量损耗值。排污热回收器应用在污水余热收集中也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能生产期间能源的应用水平,进行环保生产工作。

3.3优化完善电厂锅炉内部结构

为保障电厂锅炉能安全稳定地运作,提升锅炉在热能动力当中的应用效率是最为基础、同时也是保障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在实际开展生产工作过程中,需及时关注电厂锅炉的运作状态,随时随地监督管理设备的应用状况,如发现问题则需迅速做好有关记录工作,为方案的设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在进行设计优化过程中,有必要先行完成对相关方案的设计处理,做好设备有关评估分析工作,保障方案的稳定应用和设备的安全运作。此外,由于电厂锅炉需长时间投入到使用中,所以定期开展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保障零部件能满足生产经验标准需求也是相当重要的,是提升安全生产水准的重要支撑。

3.4调配选择及工况变动法

电能的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动态化特征的过程,依照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结合着负荷的实际要求,将工况合理地调整,由此使得热能转化过程更为经济。比如最佳真空的调整就是显著的代表,冬天的环境温度低,对于水的流量和压力进行调整时,可以适当地降低机力风机的基本转速;在夏天时,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加之负荷变化明显,使得循环水量有所增加,调整叶片角度和风机的高低速,可以让循环水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促使真空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由此实现高效、节能运行的目标。为让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降耗作用充分地显现出来,需要合理地运用工况变动法和调配选择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基本的辅助设施的使用率,如安装低压凝气装置,便能完成对系统工作量的适当调节,使得系统负荷调节顺利实现,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结语

总之,电厂锅炉是发电厂的核心生产设备,在整个现代社会生产设备系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如何行之有效地提升电厂锅炉运行水准是现阶段电厂生产中的首要解决问题,而热能动力工程作为研究工程物理现象的学科内容,研究电厂锅炉在现代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正越发广泛和普遍,所以为切实有效地贴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进程,有效促进锅炉行业的进步和热能动力工程的建设,有必要从思想层面上着手更新优化锅炉的内部结构、能量转换率、工作者的思想、燃烧技术的创新发展等,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电厂锅炉在现代热能动力中的应用水平,为电力系统行业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支撑作用,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常坤.新形势下电厂锅炉设备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

[2]梁文炯.东南亚某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措施[J].低碳世界,2018,9.

[3]张伟.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前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