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研究

​马海鹏 韩新镇

博兴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省滨州市,256500

摘要: 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施工过程涉及的环节众多,如果疏于管理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执行问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自身形象,还会使施工单位面临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在当前的施工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可以真正地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管理,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这对促进施工企业的高水平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2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现阶段的建筑日益趋向于高层建筑的总体发展特征,建筑施工人员针对建筑是否采取了规范化的现场施工方案,在根本上关系到建筑的建设施工综合效益。通常情况下,建筑的施工开展过程集中体现在开挖房屋的地基土方、建筑场地的施工测量、房屋钢混体系结构施工、房屋防渗施工等。房屋现场施工的具体实施负责人员必须要严格保障建筑的良好坚固程度,运用标准化的建筑施工管理监督方案来杜绝房屋施工缺陷。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安全质量隐患同时存在,不仅对建设企业和施工单位的良好信誉产生不良影响,也对施工单位的经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难度系数也相当高,所以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假如施工人员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适时进行建设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将导致工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给社会经济的建设产生障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建造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建设项目施工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和管理措施,对建筑工程质量实行严格监督。此外,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质量管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加以合理排查,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一)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应以完备的组织体系为基本保障,通过层级分明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确保质量控制工作与职责分解到具体责任人。但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筑工程管理运行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常见的有工程总包与分包模式,即由总包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与把关,将建筑工程按照施工内容、片区等进行分包,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具体片区、内容的施工作业。在分包制管理模式下,若总包单位对工程细部质量审核与验收力度不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必然存在诸多管理漏洞。

(二)缺乏合理的施工方案

目前,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在制定建设方案时只是依靠以往的技术经验,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导致制定的建设方案和具体的建设项目存在严重偏差,没有按照施工现场的环境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设计,从而对后续的建设施工造成影响,导致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不断降低。此外,部分土木施工企业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就进行施工,在建设初期未进行充分研究,导致建设成果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

(一)现场人员操作的标准化管理

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建筑操作施工场地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应当予以深入施行,全面执行建筑施工的现场规范化管理实践措施。具体在建筑施工的场地管理监督实施过程中,建筑施工的单位负责人员应当按照标准化的建筑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建筑企业的施工监管规定。建筑企业人员在进入到建筑施工的场地区域以前,应当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切实做好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措施。现阶段的建筑企业人员必须要正确操作使用机械化的工程建筑设备,切实做好建筑施工中安全漏洞以及质量缺陷的整改工作。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中,人员管理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是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施工人员的行为监督,确保其在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环节的控制等方面能够保障质量,而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做好该工作的基础,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专业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水平,还可以组织人员还应考虑建筑项目的实际设计、施工和应用,并将其纳入培训项目中,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认识自身能力,促进其不断自我完善,并规范自身行为,为提高建设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三)制定科学的设备安全管理标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调配属于复杂工作,具有系统化特征,应具备完善的管理标准以及详尽的操作规范,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流程开展工作,尽可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机械设备的价值。施工企业应综合考虑机械设备具体情况,确保每一台设备都有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要求负责人员明确自身责任,记住自身所开展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自己负责的设备进行,并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对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记录,确保其能够安全正常运转。同时,施工企业也应依据现场施工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确保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有效应对。另外,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机械设备开展安全性能测试,寻找机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若是存在问题也应及时维修,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应摒弃。

(四)优化施工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高层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工程施工中,由于监理人员的存在,施工单位常常忽略自身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了保证监督管理工作高质量展开,需要施工单位重新构架监督管理工作,并高效完成这一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可以依据一些必要的监督工具代替人工完成对施工现场各个方位的有效监督。同时,相应的监督人员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以便充分挖掘施工技术问题,有助于针对性的改进施工技术质量。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监督人员应立刻予以制止,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返工,以便保证施工技术质量。另外,在监督工作中,还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将监督工作作为监督人员绩效考核内容之一,与监督人员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进而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为了将这一工作进行到底,施工单位还可以动员施工人员对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将其不作为的现象进行挖掘,进而保证监督人员的工作质量。借助这样的监督机制,推动技术管理监督工作高效开展,对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监督,保证其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高质量完工保驾护航。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集结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性项目,工程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工程设计与交底、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方式与技术等均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建筑企业应积极转变粗放式管理理念,革新扁平化管理模式,切实做好建筑工程设计与图纸交底,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汉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0(24):97-99.

[2]耿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38-39.

[3]刘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20(31):130-131.

[3]周雅珍.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中外建筑,2020(10):185-187.

[5]刘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