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及对策

章运炜

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200335

摘要: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开始呈现融合的特征。航空业所处的环境已经改变,其所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之下,就要求我们在运营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减少企业的经营费用,提高企业对航班的使用率和旅客的满意度。各大航空公司都开始对在航空运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展开科学的管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航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要想我国民航企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必须要对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高效管理,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并通过更加健全的航空法规加以规范。
关键词: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32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民航运营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一环。在为民众提供交通服务的过程中,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职责,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生存状况,也关系到我国的航空发展。在航空产业中,在实际生产和后期维修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就必然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因为飞机的飞行环境非常复杂,因此想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的安全事故是并不现实的。从航空公司运营安全的观点来看,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航空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对规范航空公司的运营行为以提高航空公司的安全性能而言非常关键。

1.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定义

航空企业应确保整个飞行运行控制流程遵守民用航空法规,遵守航空公司的《运行规范》以及经营方针、经营标准和经营流程,并根据航空公司的《运行规范》规定,对飞行运行进行全面的管理,除非有特别要求,并得到特别许可。具有资格的签派人员由运营管理中心委派,参与运营管理的签派人员应通过培训和考核。飞行调度的先后次序是专机飞行,特殊或紧急任务飞行,常规飞行,非常规飞行,培训飞行。在现代民用航空企业中,签派是一个不可或缺,而且十分关键的一个部门。签派人员的工作内容有两个:第一,工作内容是对航班的放行,第二,还需要对航班的运作控制,以及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作为一名签派员,需要是一名多面手,需要对民航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清楚,还要对飞行人员和控制人员的工作内容非常清楚,只有在保证安全性和速度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提升航空公司的经济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签派可以被看作是民航企业的核心。所谓的放行,指的就是根据客观情况,将天气、机场、船员等诸多方面考虑在内,来确定一次航班是否能够顺利运行,并做好后续工作,这是一位签派员最基础的工作。这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要能阅读气象情报机构发送过来的气象数据,并且大致推测出最近几周内,起飞机场、目标机场、航线上的气候变化,还要对每一种飞机型号的运作特性、适合的气候条件、与之对应的装备需求都有很好的了解。

2.航空公司运行安全风险管理框架

在本文有关不安全事件的安全风险管理途径的研究中,将不安全事件作为一个研究目标,并为其制定了一套有目标的安全风险管理途径,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确定不安全事件中的安全风险。航空公司会对各条航线上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全本性的监视,通过监控来了解和分析航线上的不安全因素,发现不安全事件,进而确定航空公司不安全事故的安全风险对象。其次,以风险因子为重点,开展风险因子的分析。在不安全事故相关资料方面,我国航空公司已经建立了不安全事故相关资料库,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不安全事故相关因素评价体系。通过对各航线的不安全事故危险度的计算,得出各航线不安全事故的危险度。再者,开展不安全事故风险评价。航空公司会对任何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风险进行评价,使得不安全事件成为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中的一种重要资源。最后,识别出不安全事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民航运行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动因与进程,并识别不安全事件发生的诱因。截图1741847729.png

图1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基本框架模型

3.航空公司运行风险分析和评价模型

本文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针对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事故的评估与评估方法。通过对航空公司风险的分析,可以明确出此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子,从而使航空公司的不安全事故在可运营的状态下,如果发生了严重的不安全事件,就会立刻停止运营。

3.1安全风险识别

航空公司对运营中的不安全事件的信息资源进行了高效地整合,并对不安全事件的产生原因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找到了在航班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并找到了可以减少安全风险系数的途径,这在航班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2风险分析和评价模型

第一,风险可能性评价方法。在不安全事件的风险可能性评价中,通常使用灰色预测方法,由于其使用的信息相对较少,但是其对不安全事件的风险预报精度相对较高,并且不安全事件的危险性因子相对较低,所以在不安全事件的实际应用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民航不安全事故评价模型。在实施前,需要对不安全事件中的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变化规律,进而评价不安全事故风险的可能性。第二,风险严重性的评估方法。

不安全事故对于航空公司所造成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其影响进行均值化,进而对其进行对不安全事故的风险严重程度的估计。第三,安全风险状态的评价。对于每一次不安全事件,航空公司都要做一次全面的评价,其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就是矩阵评价法,这种评价方式既简单又能很好的体现出飞机的安全风险。采用矩阵评价方法,对发生在不安全事件中的民航企业的安全风险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4.结语

随着民用航空业的持续发展,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变成了航空公司运营的中心部分,所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提高航空公司运营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可以让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变得更有针对性。本文通过简单地对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展开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期望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能够使我国航空工业拥有更广阔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海波.南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2009(2):70-71.

[2]张敏倩.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2013.

[3]王洁萱.民用飞机航线可维护件划分的权衡方法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22(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