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策略与成效分析

陈赟 俞秋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215001

摘要: 神经外科手术作为一类高精尖的医学治疗手段,其在解决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因此,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旨在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策略及其成效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策略;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6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来源与评估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主要来源于手术过程中对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损伤,以及术后切口、缝合线等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疼痛的评估通常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等工具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二、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策略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的核心策略,其主要目标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促进康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和萘普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常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控制。可待因,一种弱阿片类镇痛药,对于中度疼痛有着良好的缓解效果,但需谨慎使用,以防止成瘾。曲马多,一种强效镇痛药,适用于中至重度疼痛,其作用机制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的激动,可提供持久的镇痛效果,但需严密监测以防止不良反应,如恶心、便秘或呼吸抑制。

在药物治疗中,个体化给药是关键。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和药物耐受性,医生会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此外,药物的联合使用,如非甾体抗炎药与弱阿片类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从而降低副作用。然而,这种联合用药策略需要严密监控,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和过量。术后镇痛的持续管理同样重要,因为急性疼痛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转变为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因此,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患者教育也是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教育患者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如何正确报告疼痛,以及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和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手段,它强调通过生理机制改善疼痛症状。常见的物理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冷敷、热敷、电刺激,以及运动疗法、按摩、牵引、超声波疗法、光疗等,这些方法针对术后疼痛的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干预。

冷敷能够通过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则通过增加血流量,加速代谢,促进肌肉松弛和疼痛缓解。电刺激,如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或功能性电刺激,通过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镇痛效果。此外,运动疗法,如渐进性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练习,旨在恢复功能,减少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从而减少疼痛并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牵引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缓解神经压迫,改善疼痛。超声波疗法利用高频声波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光疗,如激光疗法,通过刺激细胞代谢,减轻炎症,达到镇痛和促进恢复的目的。这些物理治疗方法的结合使用,不仅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术后疼痛,还能通过促进组织修复、增强身体功能,加速患者的整体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物理治疗以其无创、低风险的特点,成为了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疼痛管理选择。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采用多种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生物反馈等,旨在帮助患者应对术后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疼痛的感知。认知行为疗法通过重塑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想象疗法,有助于患者放松身心,降低疼痛的敏感性。正念冥想强调活在当下,通过集中注意力于呼吸、身体感觉,患者能更好地接纳疼痛,从而减少其心理负担。生物反馈技术则利用现代电子仪器,让患者学习如何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来减轻疼痛。这些心理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仅关注生理疼痛的缓解,更注重患者整体心理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

4.循证护理干预

循证护理干预,作为一项以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模式,近年来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该模式强调以系统性的文献检索为前提,搜集、整合和批判性评价关于疼痛管理的各类研究资料,以便获取最准确的临床证据。这些证据涵盖了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心理干预等多个维度,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疼痛缓解策略。

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时,护理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包括年龄、手术类型、疼痛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例如,对于药物治疗,会考虑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可能的副作用;对于物理疗法,会结合患者的体能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对于心理干预,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降低疼痛感知。此外,循证护理干预还注重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疼痛管理过程,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疼痛管理的动态性和适应性,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全面、科学的疼痛管理方式,已经在众多临床实践中显示出显著的改善效果,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困扰,加速了康复进程。

三、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成效分析

为了系统地评估疼痛管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涉及2022年2月至12月期间80例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术后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了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物理治疗、心理疏导以及定期的疼痛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研究数据通过术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收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这一差异尤为明显。此外,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些发现强调了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结合最新的研究证据和患者个体差异,制定的护理计划能够更有效地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同时降低了与疼痛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这一结果提示,未来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应当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循证护理理念,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体验。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策略与成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循证护理干预等多元化疼痛管理策略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为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疼痛管理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小华.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研究进展[J].疼痛医学杂志,2021,10(3):237-242.
[2]张丽霞,李明.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89-92.
[3]赵国华,刘慧敏.物理疗法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5):37-40.
[4]陈晓红,郭艳.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2):1851-1854.
[5]周晓红,张晓燕.非药物疗法在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9):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