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提高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效率策略探析

乌兰图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五小学,017300

摘要: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阶段担负特殊的教育责任,除了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立德育人的任务,其言谈举止对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有效方法
DOI:10.12721/ccn.2023.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义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发生改变。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小学都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情况复杂,具有性格多样、情绪多变、逻辑性较差、思维活跃等特点,物质条件的改善也使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这些都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扮演好课程知识传授者和榜样先行者的双重角色,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一、转变管理思路,打造良好的班集体

想要让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教师需要先着手为学生打造一个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中接受管理和教育。为此,班主任不仅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班级里向学生强调班集体的重要性,还需要适时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具体来说,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课前宣讲、黑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打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以达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比如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同时提升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班主任可以班会课为基础,组织大扫除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地完成清扫工作。为了让学生从大扫除活动中获得更多成就感,班主任要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多用“再加把劲,马上就要完成清扫工作了”“你是最棒的”“大家在这次大扫除活动中的表现十分优异,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等句子鼓励和表扬积极参加劳动的学生,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集体劳动。

二、丰富管理手段,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感

在管理班级时,一些班主任会遇到学生抵触和排斥班主任的教育的情况,笔者以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班主任采用的班级管理手段比较滞后,如果教师只采取强制手段来约束和教育学生,尽管班级会显得比较有秩序,但是学生难免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抵触和排斥。要避免这种情况,班主任需要丰富教学管理手段,找到学生能接受的方法管理班级,逐步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感。首先,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管理章程。在制订管理章程时,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看法,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然后根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制订更为科学、学生更加认同的班级管理章程。其次,班主任可以尝试多种班级管理的手段。比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共同学习班级管理章程的内容;如果遇到学生不遵守班级管理章程的情况,班主任可以不采取强制手段惩罚学生,而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改正错误。最后,班主任还需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班主任对学生有着很大影响,要想学生严格遵守班级管理章程,班主任自身也要严于律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讲解典型案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在班集体内愉快地接受管理和教育,顺利地成长,班主任需要找到合适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育案例,指导学生对这些典型性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例如,班主任可以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校园霸凌事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明白校园霸凌的本质以及遇到校园霸凌自己应该怎么办,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学生分析典型案例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分析为什么校园霸凌事件会发生,以及校园霸凌事件会产生什么后果,让学生明白遇到校园霸凌事件时,自己能够怎么做。为了让典型的教育案例充分发挥作用,班主任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演绎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处理与同学的矛盾。

四、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接受好的管理教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还应该倾听学生的需求,并据此设计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为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重视主题班会活动,并积极尝试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与内容。例如,班主任在了解到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而感到焦虑后,可以此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共同缓解焦虑”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并分析这些焦虑情绪的成因,思考如何有效避免焦虑情绪产生、如何有效缓解已经出现的焦虑情绪。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也会让学生更加认同班主任的指导、管理。又如,班主任可以针对一些小学生过度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组织“健康玩乐”主题班会活动。在这一主题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强调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因为沉迷手机游戏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案例,让学生在积极分享和讨论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掌握健康生活的方法,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上述主题班会活动并不难组织,但要顺利组织这些活动,班主任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需求,认真分析学生需要得到的帮助,并找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讨论、探究。

五、重视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班主任还需要重视德育活动,通过组织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班级管理,提升综合素养。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班主任可以与学校周边的社区联系,共同举办德育活动,或者鼓励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奉献自己的爱心、为建设美丽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获得提升。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周边社区的孤寡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向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又如,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好好吃饭,不再随意浪费粮食,班主任可以组织相关德育活动,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避免浪费食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需要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同时积极尝试新的教学管理方法,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让学生在接受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据此开展多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活动和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此外,班主任还需要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并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分析自己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由此,班级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有效,学生也就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卫平 .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求学,2021(16):65-66.

[2]刘玮 . 探析农村小学小班额班级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考试周刊,2021(25):7-8.

[3]邵永秀 . 分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智力,2022(8):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