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新探索,书院制教学模式正在被很多高校研究与应用,受到越来越都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书院制教育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倡导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书院制模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方面,书院制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书院制也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打通了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来可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书院制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以此提高书院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力。
一、书院制教学模式的内涵
书院制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融汇了国外住宿制学院和中国古代“书院”的管理理念与管理体制,将学生公寓区命名为“书院”,学生的公寓区内可以建立若干个书院,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聚集到同一个书院中,通过混合集中住宿,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书院制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不相同,打破了传统的以学院为单一主体的教育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书院制模式的应用,让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多,实现管理重心下沉,教师走进学生公寓,走进“书院”,从而更加了解学生所想,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1]。
此外,书院制管理也依托了学生公寓管理平台,以书院为主体,搭建更加丰富的育人项目,将书院作为第二课堂,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上的缺陷与不足,学生可以从书院中学到更多知识,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比如在书院中进行人际交往,增强了书院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二、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创新理念,为书院制发展提供支持
书院制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学院制管理模式完全不同,以前的学院制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业教育,将教学过程中集中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也就是所谓的第一课堂,课后的锻炼时间不够充分,很多学生课后就忘记了思想政治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书院制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尤其是在文明修养、道德素养、行为示范等方面,这些都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紧密的联系,加强书院制模式的应用,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未来学校应该要加强对书院制模式的推广与普及,当前很多学生和教师对书院制还感觉比较陌生,作为教学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理念,其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未来要更加注重书院制的宣传,让更多学生对书院制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书院制管理中来[2]。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书院制模式为思想政治创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队伍,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书院制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通常来讲,书院制模式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生活导师、学业导师、学生干部组织,生活导师也就是辅导员,学业导师也就是思想政治教师,学生干部组织通常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生活导师主要负责第二课堂的教育,包括对学生的公寓、寝室进行纪律卫生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式教育,学业导师则主要负责第一课堂教育,也就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工作,比如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完成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之间应该保持紧密的联系,互相沟通工作,保证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都能真正学到知识。学生干部组织则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干部组织中的成员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对其他的学生产生影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3、强化学生在书院中的归属意识
很多学生对书院制还不够熟悉,觉得书院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产生了束缚和影响,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在书院中的归属意识比较淡薄,没有真正帮助学生树立归属意识。对此,在书院制模式下,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营造更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比如在书院中定期举办分享交流会,邀请一些奖学金获得者、创业先锋、公益达人等,到书院讲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以及背后的故事,传递正能量,增强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还可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比如艺术交流、读书分享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书院中可以增加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4、完善书院制工作方法,加强评价考核力度
书院制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很多高校试点,在书院制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长期坚持,而整个过程中就需要多进行考核与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来调整工作模式,让书院制模式变得更加健全。例如可以健全干部教师联系寝室制度,引导干部教师走进书院,走进寝室,书院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对于学院导师、生活导师的工作,要定期进行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挂钩,激发生活导师和学院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书院制顺利推进,给学生带来更加全新的教学体验[3]。
结语
综上所述,书院制是现代教育理念实践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不断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为导向,为学生搭建更加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范雨超.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24-25
[2]王晶洋.高校书院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河学院学报,2016(08):104-106
[3]杨丽.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析[J].长江丛刊,2019(23);1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