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郭艳文

黑龙江省望奎县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 当前环境下,人们对于经济的认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传统认知。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财务会计的理解也与以往不同,企业对财务会计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使得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与此同时,企业对财务会计的要求逐步提升,这就使得财务会计的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校是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温床,只有学校更加重视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够使得当前的财务会计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深化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是符合当前的时代需求的,本篇文章主要对当前的财务会计专业现状进行相关的阐述与分析,并且针对当前财会专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参考。
关键词: 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DOI:10.12721/ccn.2022.1575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经济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学校对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需求也已经与以往出现了差异,所以学校应当结合当下的时代需求,加快财务会计专业在教学模式上的调整与改革,逐步强化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符合时代的需求与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深化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这对未来的学校发展以及人才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1当前财会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观念认识有所欠缺
从以往的教学方式当中了解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都是较为陈旧的,而且对于教学内容来说,与社会实际情况出现了脱节现象,这就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教学的实践性忽视,作为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财务会计专业需要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尽快开始相应的财务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核心,将实践的环节抛诸脑后,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尽管在课堂上可以熟练操作填制凭证、制作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分录等工作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当如何运用却浑然不知,这就使得很多的实际工作无法解决。而且,很多学校学生不再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尽管教师仍然承担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体,缺乏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沟通是最大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2教学培养目标存在问题
当前时代背景下,很多学校的财务会计专业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与教学培养目标之间存在明显偏差。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采用西方著作的翻译版本,很多的教学举例以及课后的习题都有着明显的西方味道,这就使得很多国内企业的情况无法让学生们真实了解到,无法与中国企业的实情相匹配。除此之外,个别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完全忽视,而更多的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知识的专业性上,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教学环节上存在重大问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都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
1.3教学课程模式单一
很多学校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依旧采用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学起来非常枯燥乏味。始终不变的公共性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化基础课程,都直接展现了教学模式的古板与陈旧。时代在不断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应当随着时代进行改良与优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够更加符合时代背景下的企业需求,应当将专业性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相互融洽,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专业课基础得到加强,也就可以让学生紧跟教学进度,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财务会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使得内容方面的划分变得更加细致,学生在实际的技能培训需求方面与学校的教学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很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升。形式化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或将会对当今的学校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2.1合理设置教学培养目标
在新时期中专学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中,要明确建立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以往传统的中专学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更多财会专业知识,这种局限性的教学目标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应该是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能让学生满足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还能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使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发展。
2.2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
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关学校以及教师需不断更新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
2.3.1基于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财会专业应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比例,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学时保证。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物操作演示,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动手实践、互相审核等过程,不仅有利于降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3.2推广主导教学模式 
中专学校的教学模式对整个财会专业教学工作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实施优秀的教学模式才能让中专学校的财会专业教学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影响着相关教学管理模式的变更,如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以及确定相关的考核制度等,都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变化。中专学校的教师在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并非教师,教师应在教学教育中积极探索、研究、不断通过实践进行一系列总结,使大多数教师能认同主导性的教学模式,逐渐进行掌握并在后续过程中着手采用,这样一定程度上能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有利于形成中专学校的教学新风格。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不断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财会专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财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云香.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农家参谋,2020,666(17):176-178.
[2]王晓蕾.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8,703(21):298-299.
[3]蔡艳艳.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20(04):48-49.
[4]谭函梅.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0.市场观察,2020,798(10):39-39.
[5]万广伟.浅论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05(09):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