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康复医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康复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201 (Online) ISSN: 3008-0010 (Print)
qikan18@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现代康复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实时超声视觉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下载:38 浏览:350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肉骨骼超声作为视觉反馈仪,予实时超声影像进行干预训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方法每日一次,每周6天,连续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Wolf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上肢)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超声视觉反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较好。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术后康复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371
摘要:
目的:总结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方法:对已有关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康复的资料进行检索、梳理并进行总结。结果: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指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肘关节脱位,手术后或保守治疗后肘关节的康复对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大的重要性,目前的康复方法较多,最终目的是防止肘部粘连、僵硬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目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术后康复方法较多,但各有优缺点;铰链式支架可以搭配中频治疗仪以提高康复效果。
不同高度枕头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347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高度的枕头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7~55岁),通过问卷调查其日常使用的枕头的高度和睡眠质量;根据肩宽选择合适高度枕头使用1个月后,测试其睡眠质量。在第1天、第31天的早晨起床后,测试者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并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测试者使用合适肩宽高度的枕头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总分相比使用不合适高度枕头者更低(P<0.05)。结论:枕头的高度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与不合适高度的枕头相比,合适肩宽高度的枕头较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睡眠。
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35 浏览:347
摘要:
目的:评价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选取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超短波治疗,试验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4周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试验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75.61%、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83%、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体外冲击波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下载:52 浏览:347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盐城大丰同仁医院住院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和肌肉能量技术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1月、3月,两组患者的Neer、UCL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组治疗后1月、3月的Neer、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效果良好。
现代康复医学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715
访问量 :
120639
下载量 :
40263
总被引次数 :
608
影响因子 :
0.926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