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临床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061
qikan16@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医学研究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静脉血栓栓塞(VTE)关系研究进展 下载:0 浏览:86
摘要: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临床常见的致死性血管疾病,全球年发病率达1.2-1.8例/千人,在术后患者、恶性肿瘤及慢性心肺疾病人群中尤为高发。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作为一种新型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通过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和骨髓造血功能状态,被发现与VTE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2023年ESC/ERS肺栓塞指南未明确将RDW纳入风险分层或预后评估的推荐指标。目前支持RDW临床应用的证据主要基于回顾性研究(如2022年《Thromb Haemost》研究显示RDW>14.5%与肺栓塞患者30天死亡率独立相关,HR=2.1),其机制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及微循环障碍相关。本文综述了RDW在VTE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并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缺乏前瞻性多中心验证、RDW指导治疗决策的干预性研究、以及与其他生物标志物(如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尚未明确。


摄食训练食物温度的精准分级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下载:3 浏览:18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食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性、舒适度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4月-12月入住某三甲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吞咽功能为2~4级,经签字同意后进行摄食训练。采用方便取样法共选取180例,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根据食物温度分别为低温组(食物温度15-25°)、 常温组(食物温度35-45℃)和高温组(食物温度45-55℃)三个级别,每组60人。观察三组患者单位时间内进食量、呛咳次数、进食舒适度、留置胃管天数、腹泻发生率、胃潴留以及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温组和高温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均小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时间进食量方面,低温组患者进食量逐渐小于常温组和高温组,且高温组进食量最先达到目标进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次数方面,常温组呛咳次数高于低温组和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舒适度方面常温组得分最高,低温组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在入院第7天、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低温组和高温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优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发生率和胃潴留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食物温度进行精准分级后进行吞咽摄食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低温及高温食物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减少呛咳次数方面均有明显优势,高温食物可增加患者摄食训练的舒适感。

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908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计划生育科2017年3月—6月收治的重复人流1180例患者中,以随机数字选取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宣教,人流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告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人文关怀和感观宣教、场景模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恐惧、疼痛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对重复人流患者进行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缓解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3 浏览:812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时间段行留置针静脉输液的94例患儿,将其采用抽签方式按照1:1比例分成2组实施研究,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5例(10.64%)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6例出现并发症(34.0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行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强化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因素到患儿造成的伤害。
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下载:21 浏览:763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开展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入组38例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压疮、呼吸衰竭、呼吸机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开展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20 浏览:812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技术,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疾病复发率 ,以便对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饮食合理程度,情绪稳定性、对治疗配合程度、服药依从性等各项康复依从性指标均较之于对照组为优,两组效果的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5 浏览:793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01-12收治70例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5例患者,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对照组手术指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高于研究组发生率2.8%(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理想,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以降低并发症。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踝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766
摘要:
目的:研究踝部骨折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查阅100例踝部骨折患者,收集观察组数据并予以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收集对照组数据并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将观察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踝部骨折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下载:23 浏览:755
摘要:
目的:对比保留乳腺手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划分两组: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实验组采取保留乳腺手术。对比治疗有关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同时实验组远期癌症转移率2.2%低于对照组19.6%,美容效果满意度87.0%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均佳,有临床应用价值。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的初步探讨 下载:22 浏览:758
摘要:
目的:讨论无痛支气管镜可行的麻醉方式。方法:将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则使用咪达锉伦与羟考酮等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优,而对照组较差,且统计学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平均耗氧量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使用咪达锉伦与羟考酮等方式进行麻醉,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完全具备推广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护目镜起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下载:27 浏览:802
摘要:
针对全面防护时医用护目镜容易出现雾气的问题,探讨在佩戴护目镜之前做好防雾处理,采用涂抹碘伏、涂抹洗手液擦拭镜片、防雾喷剂涂抹镜片的处理措施延长护目镜起雾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能见度、工作效率、工作安全性。
督导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体会 下载:25 浏览:924
摘要:
目的:探讨督导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从全院各病区感控管理小组中择优抽调 6 名感控业务能力较强的感控护士,与院感科专职人员一起共同组成督导组。督导组根据督导范围不同分为临床组、医技组和行政后勤组,各督导组依据制定的检查清单每日对所分管的科室进行感染管理督导。督导内容主要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消毒隔离、无菌物品、医疗废物、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陪护、工勤等)体温监测及上报等工作。结果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通过 60 多天持续的感染管理日常督导,实现了所有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同时,督导员制度的建立促进医院形成了督导办、督导员、科室感控小组的三级感染防控督导体系。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袭,且对疾病本身认识有限的情况下,“督导员”管理模式补强了医院感染防控三级体系,对本院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下载:25 浏览:902
摘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PRF)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MVD,观察组使用PRF,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略低,VAS评分、复发率略高,P>0.05。结论 PRF与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均确切,MVD复发率低,而PRF并发症少。
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定点医院院感防控分区管理策略 下载:21 浏览:924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院感分区管理策略。方法 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流程再造、多维度管理、科技助力的防控体系构建实现院感分区管理。结果 院感防控分区管理措施到位,保障了患者的救治,医务人员零感染。 结论 在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特殊时期,通过整体调控与部署、多维度管理思维、更新科学治疗手段的院感分区防控策略,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保障患者救治、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感染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四川省养老需求现状及趋势的调查研究 下载:23 浏览:839
摘要:
目的:调查四川省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和愿望,以应对“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攀升期” 的养老需求。方法:使用自制《老年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长期居住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45岁及以上的人3021 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占老年50.6%,60岁以下占49.4%。结果: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需求度依次为:“尊重需求”(74.83%),“爱与归属需求”(54.83%,) “自我实现需求”(50.53%), “生理需求”(39.74%),“安全需求”(26.07%。)。普遍支持“抱团养老”和“共享农场”养老模式。 结论: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内容符合普通人群的需求,但在各维度的需求度不同。对精神层面的需要更在乎 。 所以,应该配套有尊严、有爱和有成就感的养老政策和服务项目。
早期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4 浏览:851
摘要:
目的:探析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病人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量脑出血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评估,监测患者的血清VWCF与循环EPCs水平,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WCF水平与循环EPCs水平改善程度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各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康复。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6 浏览:899
摘要: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院接诊的贫血病患83例,包含缺铁性贫血43例与地中海贫血40例。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都实施血常规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作出对比。结果:缺铁性贫血组RBC/MCV值(7.73±1.68),比地中海贫血组(3.49±1.16)和对照组(4.91±1.32)高,P<0.05。地中海贫血组RDW水平(23.15±1.69)%、RBC水平(5.15±0.48)*109,比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Hb、MCV和MCH水平比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高(P<0.05)。结论:于贫血鉴别诊断时采用血常规检验法,可显著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推广。
傣医药防治心病理论及方药研究进展 下载:25 浏览:882
摘要:
傣医药防治心病的历史非常悠久,心病的概念除了包含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以外,还包含各种心理疾病,例如神志异常、精神意识异常等,文章主要对傣医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的方药和理论进行了收集整理,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实施用药治疗。
“零缺陷”管理在传染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毒隔离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27 浏览:898
摘要: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毒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作用效果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目前消毒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零缺陷流程与消毒隔离措施,强化工作人员的零缺陷管理。将零缺陷管理前后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平均消毒时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有效避免了消毒清洁的盲区,杜绝了缺陷,消毒效果的合格率、工作人员消毒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平均消毒时间明显减少(P<0.05),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零缺陷管理实现了医院消毒隔离的规范化、科学化及高效化,有效预防了院内交叉感染,零缺陷管理可推广到各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中。
新冠肺炎抗疫期间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实施体会 下载:22 浏览:839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是指先前尚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的,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简称“新冠肺炎”。1月21 日国家卫健委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由于不同人群对该疾病的认知、预防措施、防控技术等知识缺乏,探究护理人员新冠肺炎健康知识宣传的具体内涵及实施策略,从而提高就诊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
医学研究杂志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5-2024
发文量 :
2305
访问量 :
130856
下载量 :
30027
总被引次数 :
205
影响因子 :
0.963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