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护目镜起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张加丽 王会岭 吉永虹 赵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加丽 王会岭 吉永虹 赵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护目镜起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J]. 医学研究杂志,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039.
摘要:
针对全面防护时医用护目镜容易出现雾气的问题,探讨在佩戴护目镜之前做好防雾处理,采用涂抹碘伏、涂抹洗手液擦拭镜片、防雾喷剂涂抹镜片的处理措施延长护目镜起雾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能见度、工作效率、工作安全性。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护目镜
DOI:10.12721/ccn.2025.157039
基金资助: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较强,在与确诊病人及高度疑似病人接触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护易感人群,避免交叉感染。[1]已经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可以持续人传染人。 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患者的体液、大小便不排除含有病毒,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 尚待明确。[2]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以及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操作时需要使用护目镜。[3]由于环境温度与佩戴者体温的差异,医护人员呼出气体易使护目镜起雾,造成能见度降低、视线受阻;[4]影响医务人员操作,增加污染的风险。为减少护目镜起雾,特提出以下几种防雾措施。

1、采用碘伏涂抹镜片

借鉴手术室腔镜镜头防雾的方法,一线防控人员可以使用皮肤消毒使用的碘伏解决护目镜起雾的问题。使用碘伏均匀的涂抹防护镜内层,倒出多余的碘伏溶液,干燥后形成一层保护膜,时间约为3-5分钟;可以持续工作4-5小时不起雾,不影响护目镜使用功能。

2、洗手液擦拭镜片

取适量洗手液以纱布均匀涂抹于镜片表面,静置晾干备用;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前,用纱布或纸巾将先前涂抹好并已经变干的洗手液擦拭即可。工作期间,残留的洗手液遇水蒸汽会形成一层透明薄膜, 可以起到破坏水滴表面张力的作用,从而使护目镜不易产生雾气。

3、用防雾剂涂抹镜片

在护目镜内面滴入适量泳镜防雾剂,用纱布将防雾剂均匀涂抹于护目镜镜片表层;涂抹完毕,擦去周边多余防雾剂,静置晾干后备用。

小结

按照三级防护要求佩戴N95口罩,按紧周边,塑好鼻形,保证口罩无漏气,确保口罩上缘与面部皮肤贴合;此措施一方面有利于防止经口呼出的气体通过口罩上缘缝隙附着于镜片上,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空气中的病毒由缝隙进入。

上述方案各具优势,但临床实际应用中,用防雾剂涂抹镜片的方法存在泳镜防雾剂不易获得且成本较高的不足。此外,肥皂水、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等均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滴表面张力,但不同用品所含的表面活性物质不同,效果存在轻微差别,并且材料需要专门提前准备。碘伏涂抹防护镜表面后离子碘变成分子碘,发挥氧化作用,形成保护膜;但对眼睛较敏感的医护人员眼睛舒适度有一定影响。而用洗手液等擦拭镜片的方法,成本低,材料易得,使用方法简单,防雾效果较好,起效时间较长,对皮肤、黏膜刺激性相对较小,易被医护人员接受。

参考文献:

[1]胡建美,赵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护目镜防雾技巧[J].护理研究,2020,34(4)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020.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2020.

[4]韩红梅 .减少护目镜哈气小窍门[J].天津护理,2003,11(4):2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