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下载:247 浏览:5

曹德辉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持续加剧,节能减排成为各国政府和建筑行业的重要任务,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成为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节能隔热材料、智能节能设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益受到关注,绿色建筑材料在结构支撑与安全保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推动土木工程向着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的现场动态管理 下载:185 浏览:2417

程雪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2期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秩序混乱、资源浪费严重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文章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改善现场秩序、减少资源浪费和解决环境污染的优化措施,并结合某市地铁建设项目的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确保施工安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下载:236 浏览:1996

朱春阳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2期

摘要:
土木工程是当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工程类型,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建筑质量,而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又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更需要重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保障。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容易造成结构施工质量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工程质量,需要从施工技术要点入手,不断优化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住宅地基加固技术 下载:189 浏览:1992

张恩慈 2025年2期

摘要:
住宅建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遮蔽和保护,结构设计和地基加固是其建设计划与施工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研究土木工程在结构设计与住宅地基加固技术方面的应用。首先,通过采用现代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技术,寻找和优化住宅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实现住宅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其防灾抗灾能力。其次,探讨并应用各种先进的地基加固技术进行地基处理,以增强土壤的承载力和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土壤沉降和变形,提高住宅建筑的总体性能。研究发现,运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地基加固技术,可以提升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寿命,并为住宅建筑的抗灾能力提供保障。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住宅建筑的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并可为相关领域提供指导。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探讨 下载:196 浏览:2416

缪舟勇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风险,当各种安全风险加剧时,必然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从而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各种安全风险的分析,论述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于土木工程监理质量的问题与防治措施 下载:267 浏览:2475

郭长风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首先提出了土木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土木工程监理质量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详细论述土木工程监理质量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完善的监理制度、应用先进的监理工作方法、培养专业的监理工作队伍、强化施工现场监理,以此来促进土木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将监理质量水平提升上来,保证存在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进而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 下载:247 浏览:2476

梁博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在国内土木工程建设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性,避免对周边的建筑物产生不利的作用。在土建边坡的实际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对边坡支护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使其进行的施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保证工作的安全,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边坡的扰动,将自然环境对边坡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真正提高土建工程的建设效益,改进目前的施工环境,使边坡的结构变得更稳固。

绿色建筑理念在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87 浏览:1901

潘长祥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先分析了绿色建筑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然后探讨了在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绿色建筑理念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中有成本效益兼顾,技术创新需要,管理团队专业技能欠缺,社会公众参与度不够。基于此,本文提出具体策略,主要有建立合理绿色建筑标准,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强化专业培训以及提升公众意识与参与度等,目的在于保障绿色建筑理念得到有效推广与运用。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下载:189 浏览:1970

李璐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多领域、多层次的综合管理学科。通过本文的讨论,使更多的人能够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监管,环保等。土木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多个层面。通过本文的分析,期望能够对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起到一些参考与指导作用,并对施工管理人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探究 下载:263 浏览:2417

李璐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土木工程是建设各种土地工程设施的总称,其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在实践中也比较复杂,因此,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土木工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推进土木工程建设的智能化,需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和发展意义,然后讨论其创新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创新和发展的对策,以供同行们借鉴。

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下载:285 浏览:2005

孙雷雷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设计阶段、材料进场和使用、施工工艺和技术培训、以及工程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本文旨在为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实践参考。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下载:262 浏览:2568

路广远 李岚洋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方向,包括绿色施工技术、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等,旨在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下载:298 浏览:2488

侯凤娟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期

摘要:
我国科技水平和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系统探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方方面面,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施工的要点,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方法。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有显著影响。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需加强技术探讨,以科学的方法完成各项工作。

土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分析 下载:247 浏览:2110

张振国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土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属于重要内容,土建工程在开展造价管控工作的时候需要基于土木建筑工程的特点,做好土建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管控,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对策,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管控的水平。

从WIPO系列报告看中国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态势 下载:19 浏览:213

李姝影 张娴 刘婷 朱月仙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年来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为基础,进一步解读国际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特点;基于对WIPO报告的系统分析结果,对比近20年来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大科技强国在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与创新的进步与差距。最后,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与短板,提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性建议与展望:营造促进创新高效转化的政策制度环境,激励高质量、原创性知识产权创造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全球化治理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智库支撑作用,重视和强化知识产权与区域创新政策的战略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状况研究 下载:19 浏览:262

赵帆 刘娅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一带一路"是科技合作之路,东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和优先领域,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亮点。为了解"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状况,本文以2011—2019年间SCIE收录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合著论文为研究对象,开展定量、定性分析,揭示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科技合作的特点,分析其科技合作模式,认识其科技合作现状,以便为今后科技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我国与东盟科技合著论文的总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在重点合作领域存在国别差异,两国合作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主流合作模式,中国-东盟地区合作呈现国际化趋势。

近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特征研究 下载:24 浏览:212

李建辉 刘鑫 李永新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对重点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定量观测,本文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重点项目的总体情况、学科分布特征、研究人员构成和资助地区分布与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9年,该类项目的立项项数与资助金额持续增长,资助强度不断增大;医学科学部立项项数与资助金额均领先于其他科学部;项目主持人的平均年龄服从近似正态分布;资助地区分布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重点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和相关科技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1981—2018年青藏高原研究国际态势分析 下载:18 浏览:175

董璐1.2 李泽霞1.2 魏韧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具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构造及其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第三极环境(TPE)国际科学计划"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启动,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重大的青藏高原研究成果。本文以SCIE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和综合分析法,使用多种分析工具从年代分布趋势、主要国家/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研究主题分布4个维度对青藏高原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整体来看,青藏高原研究近年发文量快速增长,论文影响力提升明显。中国占据青藏高原研究的主导地位,与美国合作研究活跃。其中,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发文量、第一作者论文发文量、高被引论文数量、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首位,但篇均被引相对较低。青藏高原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构造演化,涉及隆升、碰撞、地壳结构等,其中隆升扩展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青藏高原近期的研究中,环境气候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和区域发展成为重要热点;近年来出现了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浮空器等新的技术手段方法来研究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特点。

信息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19 浏览:200

唐川1.2 李若男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信息科技协助疫情防控纷纷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在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以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应用信息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应举措,鼓励各方利用信息科技,全面支撑疫情预警、监测、防治和社会治理等工作。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疫情预警技术应用;建立高效、多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客观认识信息科技效用;加快发展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及深化信息科技应用。

面向老年人的传感器技术景观分析与中国对策 下载:14 浏览:206

黄鲁成 葛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养老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支撑,传感器是养老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领域。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成长性与空间分布、专利权人与科技文献作者机构分布、核心专利分布、技术焦点与竞争态势五个方面对涉老传感器技术领域进行全景阐释,揭示涉老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全面展示该领域的竞争格局。研究发现,目前面向老年人的传感器技术领域正处于发展时期,在专利权人排名方面日本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科技文献的作者单位所属国以欧美国家为主,日本与美国分别拥有最多的高被引专利与高价值专利,热点领域主要在电学物理与医疗卫生领域,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电子医疗、跌倒风险评估以及步态分析;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传感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为传感器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建议。
[3/470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