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15@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1485名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下载:96 浏览:534
陕西省87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寡核苷酸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下载:94 浏览:543
摘要:
目的对陕西87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研究,了解不同基因型在陕西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陕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87株,采用Spoligotyping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87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家族占86.21%(75/87),非北京家族占13.79%(12/87);非北京基因型中,T家族(T1、T2、T2-3、T3)占9.20%(8/87),Manu家族占1.15%(1/87),新发现基因型占3.45%(3/87)。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的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其他类型耐药比率分别为38.67%(29/75)、13.33%(10/75)、42.67%(32/75)、5.33%(4/75)和66.67%(6/9)、11.11%(1/9)、22.22%(2/9)、0.00(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结核分枝杆菌呈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基因型为北京家族;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5-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型别鉴定和分析 下载:94 浏览:542
摘要:
目的探讨2015-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非EV71(Enterovirus 71,EV 71)、非CVA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肠道病毒株的病原构成及优势型别。方法共收集2015-2016年贵州省儿童手足口病疑似患者肛拭子350例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筛选出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VP1区序列,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测得序列进行型别鉴定并与国内外各型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从收集到的手足口病疑似患者肛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到21株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CVA5、CVA7、CVA9、CVB3(Coxsackievirus B3,CVB3)、CVB4、E11(Echovirus11,ECHO11)、E17各1株,CVA10、CVB1各2株,CVB5、E7各5株。通过系统发育树揭示,分离到的同型别毒株之间具有同源性,而非同型别的毒株与国内外各代表株之间具有同源性。结论贵州省引起手足口病的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型别分布较广,包括CVB组,CVA组和ECHO病毒,其中CVB5、E7为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主要病原体。
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预防性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92 浏览:523
摘要:
目的分析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在社区接种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预防性护理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的3~6岁儿童,观察接种疫苗后7天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将全体儿童按居委会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预防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不同组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评估预防性护理的效果。结果 8 353名儿童接种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其中发热反应为2.55%,局部红肿硬结为1.81%,其它异常反应为0.89%。预防性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常规护理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护理组儿童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预防性护理组的不良反应比常规护理组轻。结论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较好,可以在适龄儿童中进行推广接种。同时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2016年重庆市伤害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 下载:93 浏览:525
摘要:
目的分析2016年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对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按常住地址提取伤害死亡个案(ICD-10:V01-V99,W00-W99,X00-X99,Y00-Y98),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死亡率、期望寿命、期望寿命损失年、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等指标。结果 2016年全市共报告伤害死亡15 761例,伤害死亡率为52.90/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70.49/10万)高于女性(34.72/10万);农村伤害死亡率(60.79/10万)高于城市(32.31/10万),5岁以下、5~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年龄组伤害死亡率分别为23.42/10万、17.29/10万、42.98/10万、148.42/10万。伤害死亡前5位的依次是交通事故(15.98/10万)、跌倒(13.17/10万)、自杀(6.61/10万)、淹溺(5.09/10万)、意外的机械性窒息(3.47/10万)。5岁以下与5~14岁年龄组第1位的伤害死因是淹溺、15~64岁年龄组是交通事故、65岁及以上年龄组是跌倒。伤害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年数为1.23岁,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为25.32岁。结论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预防医学杂志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86
访问量 :
190632
下载量 :
60985
总被引次数 :
962
影响因子 :
1.068
预防医学杂志最新录用
学术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