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药
当代中医药
《当代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最新中医药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药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89

《当代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明清医案的耳鸣用药规律研究 下载:81 浏览:502
  • 闫新宇 王俊阁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耳鸣治疗的明清医案,采集医案中处方药物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分类及功效、性味、归经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耳鸣治疗医案98篇,涉及方剂209首、药物160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114)、甘草(73)、党参(48)、当归(47)、半夏(45);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分类分别为清热类(336)、健脾类(200)、祛湿类(148);药性以寒性(729)和温性(506)为主,药味以甘味(901)、苦味(745)、辛味(276)为主。对使用频次> 20的29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聚类组,当相对距离为1时,得到4组4味核心药物聚类组。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22条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结论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以清热、健脾、祛湿等为主,临床不应局限从肝肾角度用药,还应注意调理脾胃及心经用药。
  • “以形为治”源流及其药用体系的初步构建 下载:82 浏览:509
  • 刘庆华 贾春华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 摘要:
    "以形为治"由徐灵胎提出,是对部位用药的深度概括。在回顾"以形为治"源流的基础上,探讨"以形为治"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从隐喻认知的立场对枸杞、紫苏、桑、莲四种药物的用药思维模式进行讨论,并将"以形为治"的部位对应关系总结为本草之根多对应人体脏腑、本草之皮多对应人体体表、本草梗茎多对应人体脏腑中的胃肠、本草之枝干多对应人体四肢、本草苗叶和花多对应人体体表、本草果实和种子多对应人体目与生殖系统。以此论证了古人"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用药认知的合理性,并初步构建"以形为治"药用体系。
  • “三生万物”思想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 下载:76 浏览:481
  • 鲁明源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 摘要:
    "三生万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三"是指三阴三阳开、阖、枢,其中"枢"最为关键。"三生万物"是构建中医理论的基本依据,《黄帝内经》据此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以及蕴含相关思维特征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深入分析"三生万物"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可以深化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 李庆海治疗心包积液经验 下载:74 浏览:499
  • 郭小乐1 谢秋利2 徐江雁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 摘要:
    介绍李庆海治疗心包积液的经验。传统中医四诊难以发现心包积液,提倡中西医结合,借助现代检查以明确病位病性,再根据四诊辨明缓急轻重,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心包积液属于"支饮"范畴,以气、阴、阳亏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治疗宜从气、血、水共调入手,补虚应以益气、温阳滋阴为主,泻实以利水为主,寒温并用。热毒逆传心包或郁热者,当清热利水;因瘀致水者,当行气活血利水。
  • 唐农治疗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经验 下载:96 浏览:504
  • 苟尧1 吴金桂1 莫雪妮1 郑盼2 覃绿星3 唐农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 摘要:
    总结唐农运用桂枝法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阳气虚于内,痰湿阻滞中焦、上焦,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从内阳外阴本体结构阐述本病,提出该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内阳外阴的本位,阴乘阳位,阳气内虚,进而不能暖土运土,导致中土失衡。治疗前期以桂枝法温通中上焦、健运中土,后期温补下焦、益精填髓,使阴阳复位,回归内阳外阴之本体结构。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593
访问量 110623
下载量 36258
总被引次数 421
影响因子 0.629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