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药
当代中医药
《当代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最新中医药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药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89

《当代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 下载:32 浏览:381
  • 向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FNF)联合采用中医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阶段共挑选100例FNF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中医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两组,n=50。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NF的相关护理中结合早期康复与中医理论有助于加快相关功能恢复,这使得患者康复阶段的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 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386
  • 李杨 冯金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医视角下中医综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选取140名患有脑梗死的患者作为实验人员。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将这14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平均70人。其中一组采用的是现代医学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我们称之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的是中医视角下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我们称之为对照组。两组数据患者,除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以外,其他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果:本次实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都有着较为不错的治愈率,但是,通过仔细的对比我们发现,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且相比较对照组有着较高的治愈率。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作中,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于治疗患者的病症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
  • 渝西地区90例新冠病毒肺炎中医症候及治疗分析 下载:30 浏览:355
  • 李俊玲 杨明高 李林峰 邱万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庆渝西片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比较病程较长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型、病机及治疗用药的规律,探讨病程较长患者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方法 依据渝西片区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资料,分析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型规律及治疗用药特点。结果 90例患者中,多以咳嗽、发热、纳差为临床首发症状,分 别 占 85.56% 、48.89%、48.89%。舌象分析:舌质红或偏红最为多见(48.89%),舌苔白腻最多(62.22%)。证型分布:寒湿郁肺证比例最高(40 %);其次是湿邪中阻证、邪热壅肺证、肺脾气虚证。住院天数超过21天的病例占34例,以寒湿郁肺证比例最高(47.06 %),湿阻中焦证(23.53%)次之;所用药物中,以宣降肺气、解表散寒药物占比最高,其次为芳香化浊、燥湿理气及清热利湿化痰药物;结论 重庆渝西片区新冠肺炎临床证型以寒湿郁肺证、湿邪中阻证为主,其基本病机可能与“湿”和“寒”密切相关,病程较长的患者还有“瘀”和“虚”等特点,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向湿热或温热转化。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35 浏览:381
  • 盛丽娜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64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4例实验组(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值更低,组间差异为P<0.05。结论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相较于传统常规西药治疗法,不易出现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更高。
  •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 下载:29 浏览:401
  • 蔡瑛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肩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症状,明显提高其康复效果。
  • 中医护理管理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34 浏览:381
  • 方淑惠 杨家卿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开展中医护理管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肺部功能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实验选取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72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中医护理管理。分析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更高,在肺功能改善上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改善结果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护理管理对于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不仅提升了肺部功能水平,还对生活质量的优化提供了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临床分析 下载:38 浏览:388
  • 韩彬华1 廖琴2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于风寒湿痹症患者中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8年1月到2020年9月的40例风寒湿痹症患者做研究,以症状程度分为甲组(轻度,15例)同乙组(重度,25例),给予两组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0%,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是100.0%,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50%。结论:于风寒湿痹症患者中,实施中医治疗可得到确切的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影响分析 下载:35 浏览:388
  • 姜兴凤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研究脑梗死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择取脑梗死病例,共90例,分成2组,n=45,护理模式分别为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FMA、SWAL-QOL、Barthel指数等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临床常见的肢体、吞咽、神经等方面的功能损伤,中医康复护理的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使患者生活中的独立性更高。
  • 观察中医辨证护理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 下载:37 浏览:386
  • 刘云霞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所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管理进行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临床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 下载:39 浏览:382
  • 张来军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8.95%,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26%,对照组为13.16%,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并且安全性较优,可作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应用并推广。
  • 中医治疗早泄的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421
  • 王建1 黄凯2 邹如政3(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阴道内射精的潜伏期缩短;②对射精的控制力不足;③从以上两个层面给病人和/或性伙伴带来的麻烦和人际关系的损害。随着现代人思想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一座伟大的宝藏,它对早泄的了解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它的治疗效果。随着我国男性医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有关早泄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 环节质量控制护理在提高中医妇产科病房管理水平中的作用 下载:27 浏览:302
  • 姜妮妮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LQC)护理在中医妇产科病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医妇产科2021.3~2022.3 150例病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I组予以常规病房护理,II组予以LQC护理。对I、II组病房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I、II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结果:II组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中医特色,感染管理等方面质量评分均高于I组,p<0.05。从护理差错事件来看,II组护理差错事件总计2例,发生率2.66%明显低于I组10.67%,p<0.05。从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来看,II组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I组88.00%,p<0.05。结论:环节质量控制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医妇产科病房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护理差错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9 浏览:381
  • 任静 张文苑 马芳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究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74例,采取对照实验法,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而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更为满意。结论: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护理中,能使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得以缓解,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5 浏览:369
  • 房国霞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后精神障碍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中医综合药治疗方案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痴呆修改评分、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应用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能够获得确切效果,主要表现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痴呆等诸多方面。
  •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提升颈椎病患者满意度的分析 下载:25 浏览:327
  • 许雪勤 曹珊(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目的 对颈椎病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与满意度等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中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4月~2023年2月,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8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72%)、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2.56%)优于参照组,上述指标存在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当颈椎病患者接受护理时,大力应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方式,具备极佳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维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23 浏览:419
  • 陈颖平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的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辨体调质护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饮食注意事项、检测指标正常值、急救知识、日常生活禁忌知识以及治疗药物方面的知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饮食注意事项、检测指标正常值、急救知识、日常生活禁忌知识以及治疗药物方面的知晓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饮食注意事项、检测指标正常值、急救知识、日常生活禁忌知识以及治疗药物方面的知晓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的睡眠休息、娱乐消遣、家务管理、躯体、社会心理和交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睡眠休息、娱乐消遣、家务管理、躯体、社会心理和交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睡眠休息、娱乐消遣、家务管理、躯体、社会心理和交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下载:20 浏览:292
  • 李倩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 摘要:
    目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56(93.33)、2(3.33)、2(3.33)、58(96.67)和42(70.00)、6(10.00)、12(20.00)、48(80.0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数据为6.24±1.34d、6.35±1.24d、8.57±2.65d和9.65±1.68d、10.32±2.03d、11.62±3.65d,T=6.399、8.254、5.965,P=0.016、0.004、0.02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数据为6.35±1.35分、1.24±0.32分、62.35±4.35cm/s、101.24±6.32cm/s和6.36±1.28分、2.32±0.54分、62.85±4.62cm/s、95.68±6.57cm/s,T=0.588、8.578、0.754、6.521,P=0.685、0.003、0.511、0.001,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速变化比较没有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为2.11±0.10、5.24±0.52mPa·s、0.84±0.18mPa·s和2.45±0.20、7.62±0.58mPa·s、1.36±0.35mPa·s,有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脑血管平均流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速变化指标更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 中风恢复期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探讨 下载:45 浏览:500
  • 陈必文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策的拟定实施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收录中风恢复期患者共80例,选取时间为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3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处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衡为40例,为前一组开展常规康复护理对策落实干预计划,后组在前组的护理计划基础上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肢体运动状态情况、临床疗效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情况、步行能力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结果:对应开展对策之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应开展对策之后,观察组下肢运动状态情况、临床疗效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情况、步行能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中风恢复期患病者,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技术,能有效提升患者偏瘫肢体的肌力、肢体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使临床治疗效果更具优势。
  • 中医特色护理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41 浏览:509
  • 刘江玲 李仪 李丽妮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4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4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临床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功能评级、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为(65.53±3.28)、(42.71±3.42),对照组患者为(78.85±3.06)、(55.67±3.76),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40(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32(76.19%),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38%)、(15.25±1.78)、(6259.11±3.89),对照组患者为9(21.43%)、(21.19±2.45)、(8526.66±3.47),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负面情绪,促进心功能指标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1/32]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593
访问量 110623
下载量 36258
总被引次数 421
影响因子 0.629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