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李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倩,.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 当代中医药,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8.
摘要:
目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56(93.33)、2(3.33)、2(3.33)、58(96.67)和42(70.00)、6(10.00)、12(20.00)、48(80.0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数据为6.24±1.34d、6.35±1.24d、8.57±2.65d和9.65±1.68d、10.32±2.03d、11.62±3.65d,T=6.399、8.254、5.965,P=0.016、0.004、0.02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数据为6.35±1.35分、1.24±0.32分、62.35±4.35cm/s、101.24±6.32cm/s和6.36±1.28分、2.32±0.54分、62.85±4.62cm/s、95.68±6.57cm/s,T=0.588、8.578、0.754、6.521,P=0.685、0.003、0.511、0.001,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速变化比较没有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为2.11±0.10、5.24±0.52mPa·s、0.84±0.18mPa·s和2.45±0.20、7.62±0.58mPa·s、1.36±0.35mPa·s,有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脑血管平均流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速变化指标更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DOI:10.12721/ccn.2025.157028
基金资助:

头疼是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往往是由于脑血管痉挛导致的疾病,在发病后会出现搏动性疼痛情况。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往往会出现单侧疼痛情况,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双侧疼痛情况,若是不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临床上,血管痉挛的时间比较长,脑损伤情况也会比较严重,在发病后要及时地修复治疗,降低对患者的影响[1]。将中医理念运用到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于患者预后效果理想。以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患者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image.png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在对患者治疗中每天服用三次药物,每次药物服用剂量为40mg/次[2]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对不同症状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寒凝气滞患者治疗中,药方为麻黄、甘草、川芎等药物治疗[3]。脑脉瘀阻患者采用甘草、红花、生地黄、天麻和山楂、蜈蚣等药物治疗[4]。阴虚阳亢患者治疗中采用何首乌、生地黄、枸杞、牛膝等药物治疗。对患者治疗中煎服,每天两次,每剂药分两次服用。所有患者治疗两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

1.3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血液流速变化(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x̄±s)使用t工具进行检验,对比数据差异。而(%)表示的数据使用χ2工具检验。最后的检验结果是使用P进行分析,对于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其中0.05为分界值,大于0.05的数据没有差异,小于0.05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研究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56(93.33)、2(3.33)、2(3.33)、58(96.67)和42(70.00)、6(10.00)、12(20.00)、48(80.00),χ2=21.577、6.578、16.451、16.451,P=0.001、0.001、0.001、0.001,有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image.png

2.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数据为6.24±1.34d、6.35±1.24d、8.57±2.65d和9.65±1.68d、10.32±2.03d、11.62±3.65d,T=6.399、8.254、5.965,P=0.016、0.004、0.020,有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比较(x̄±s,d)

image.png

2.3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数据为6.35±1.35分、1.24±0.32分、62.35±4.35cm/s、101.24±6.32cm/s和6.36±1.28分、2.32±0.54分、62.85±4.62cm/s、95.68±6.57cm/s,T=0.588、8.578、0.754、6.521,P=0.685、0.003、0.511、0.001,有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情况比较(x̄±s)

image.png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速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速变化比较没有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为2.11±0.10、5.24±0.52mPa·s、0.84±0.18mPa·s和2.45±0.20、7.62±0.58mPa·s、1.36±0.35mPa·s,有差异,(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速变化情况比较(x̄±s)

image.png

#与护理前比较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

3 讨论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容易反复发作,这种药物治疗难度较大,在对患者治疗中要综合地考虑实际情况,对于发作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要改善血流动力学现状[5]。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往往是采取西医药进行治疗,通过调节患者血压方式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对脑痉挛改善也有重要的意义[6]。尼莫地平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可以改善脑血管流量,在对患者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痉挛现状,对患者疼痛情况改善也有重要的价值[7-8]。中医上将脑血管性痉挛头痛患者归为头风范畴,在发生气血郁结、风邪侵袭后会患者的症状会明显改善,并且要针对患者出现的肾阳虚、肝肾亏虚等是患者病情根本,要想改善患者病情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这些都是治疗患者病情的基础[9]。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方法在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治疗中要摸清患者的发病原因,对患者病理情况分析,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方案,通过镇静止痛,红花止痛化瘀,甘草清热解毒,这些药物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针对性治疗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10]。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数据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数据为6.35±1.35分、1.24±0.32分、62.35±4.35cm/s、101.24±6.32cm/s和6.36±1.28分、2.32±0.54分、62.85±4.62cm/s、95.68±6.57cm/s,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为2.11±0.10、5.24±0.52mPa·s、0.84±0.18mPa·s和2.45±0.20、7.62±0.58mPa·s、1.36±0.35mPa·s,有差异,(P<0.05)。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运用多种中药成分改善患者病情,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患者治疗中要充分地考虑实际情况,各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多种药物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脑血管平均流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速变化指标更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顺玲.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8):161-164.

[2]赵大伟.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213-214.

[3]陈朋.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5):76+75.

[4]郭晓鹤,武学文.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效果及预后[J].光明中医,2018,33(23):3525-3527.

[5]王晓琳.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性头痛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100-101.

[6]张桂贞.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3):108-109.

[7]周鸿飞.中医辨证施治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01):56-57.

[8]张子强.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99.

[9]李虹.浅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03):376-377.

[10]于永刚.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06):1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