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7@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49 浏览:3013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9月-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资料,均行磁共振检查,分析患者肝内结节的信号特点。结果:结节型肝硬化肝体积正常或缩小,左右叶比例失调。信号特征为T1WI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T2WI肝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低信号结节,周围为正常肝组织,或高信号纤维间隔。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呈现T1WI信号稍高,T2WI信号较低肝癌结节呈现T1WI信号稍低,T2WI信号较高,增强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信号低于周围肝组织,15个癌结节可清晰观察到T2WI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中呈现明确的延时强化征象。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磁共振检查明确肝内结节信号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并可鉴别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及肝癌结节,诊断价值较高。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中胸部X线与CT检查的应用对比分析 下载:261 浏览:2654
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269 浏览:268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83 浏览:2760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实施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结果:78例患者流产绒毛组织检测成功78例,检测成功率100%;78例中检测拷贝数异常有37例,占47.4%;37例患者中整条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减少有29例,部分染色体增加/减少有8例;微缺失/微重复片段有13个。与数据库比较,13个片段中有10个与早期流产、胚胎停育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准确率较高,而且检测分辨率高,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生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285 浏览:2881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全部病例均予以心脏MRI检查,分析和评价诊断效果。结果:心脏MRI检查结果显示:67例病例均为心肌梗死的情况,其中40例(59.7%)为前壁心肌梗死,15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2.4%),2例(2.9%)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6例(8.9%)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壁,,6例(8.9%)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后壁。梗死百分比、梗死质量分别为(9.36±6.76)%、(11.20±8.46)g。53例(79.1%)透壁心肌梗死,14例(20.9%)为非透壁心肌梗死。结论:心脏MRI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确切,可对患者的病症程度、涉及范围等进行明确,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下载:277 浏览:2728
高频彩超联合低频彩超在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251 浏览:2762
评价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 下载:253 浏览:2875
摘要:
目的:探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刮宫活检后获得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7月~2020年02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其宫内可疑位置于临床合理展开刮宫活检操作,完成后认真对患者展开石蜡包埋处理,并相继完成HE染色操作,最终对患者合理展开光镜检查。结果:属于癌肉瘤患者3例(5.77%),属于浆液性乳头状瘤患者9例(17.31%),属于透明细胞癌患者9例(17.31%),属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31例(59.62%);就刮宫活检标本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细胞核表现为核仁突出,并且呈现出显著性变化;细胞间质向肉芽组织进行转变,或者被新生纤维组织进行取代;细胞内部染色质部分表现出空泡状的现象,表现出变粗的现象。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癌在进行诊断期间,刮宫活检表现出显著价值,子宫内膜腺体呈现出极性丧失为其主要病理特点,临床需要将关注力度显著提升。
颈椎病患者康复中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275 浏览:2889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患有颈椎病这一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其康复过程当中使用放射诊断这一技术所能够取得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2月20日到2020年2月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患有颈椎病这一疾病的患者当中,采用电脑小程序这一手段以随机的方式抽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将其中50%的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手段来为其进行康复护理。而将剩下50%的患者分配到研究组当中,使用放射诊断的方式来为其进行康复护理。每组患者的人数都为54例。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性以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综合的观察和对比。结果:在对照组的54例患者当中,治疗无效的人数高达10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只有81.48%。而在研究组的54例患者当中,无效治疗的人数只有2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前者,其中p小于0.05。在治疗结束之后,研究组患者出现颈椎异常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如果能够在为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放射诊断这一技术,那么不仅能够诊断过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所提升,大大改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得患者出现颈椎异常的概率大大降低。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4 浏览:2911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临床价值体会 下载:262 浏览:2884
血清人附睾蛋白4、CA125联合CA199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下载:291 浏览:2682
摘要: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199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某医院38例卵巢癌患者、2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HE4、CA125和CA199的水平;分析卵巢癌组中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三项指标在单项检测、两项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卵巢癌组HE4、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且卵巢良性肿瘤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中,HE4与CA125和CA199呈明显正相关(r=0.652,0.701,0.689,P<0.01)。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9.25%)明显高于各单项、两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4、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有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患者提供诊疗依据,从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分析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65 浏览:2862
DS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263 浏览:2889
摘要:
目的 探讨DS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行DSCT检查的冠心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DSCT检查,观察组采用低剂量DS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桥检出率及检出长度、检查时接受的电离辐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肌桥检出率为4例(11.43%)、心肌桥检出长度为(2.34±1.20)cm,对照组分别为3例(8.57%)、(2.03±1.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离辐射为(6.89±2.01)mSv、对照组为(5.54±1.4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可用于临床诊断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为31例,对照组为3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低剂量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及检出率,可为临床判定及治疗冠心病提供可靠依据。
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下载:267 浏览:2990
分析超声诊断在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293 浏览:2879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75例经腹腔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明确诊断为胆结石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75例确诊为胆结石患者中,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胆结石患者69例,诊断准确率是92.00%,通过超声未检出胆结石6例,漏诊率是8.00%。75例胆结石患者中,经超声诊断,典型胆囊结石22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针对典型胆囊结石超声诊断准确率是100.00%;,多发性胆囊结石经超声检出37例,诊断准确率100.00%;充满型胆囊结石经超声诊断7例,诊断准确率是88.09%。,胆囊颈部结石超声诊断3例,诊断准确率87.50%;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多发性胆囊结石和典型胆囊结石比胆囊颈部结石和充满型胆囊结石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超声在胆结石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且相对明显,该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可以将疾病类型显示出来,其被视为筛查胆结石的方法,值得采纳、推广。
分析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 下载:257 浏览:2974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MRI与CT诊断,分析临床检测的价值。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对96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法。对照组患者只采用CT检查措施,观察组则再进行MRI检查方式,分析准确率。结果:从影像学结果上看,观察组检出的准确率为97.9%(94/96),对照组为83.3%(80/9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失误率之间,两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各自的优势,且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在临床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两种诊断方式,结合患者病情需求来提供对应措施。
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对比研究 下载:269 浏览:2776
摘要:
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对比。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选取对象为2019年1月 ~2019年6月之间到我院超声科就诊的TN 患者,其中一共有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分析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对研究诊断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的结果。结果:如果单独使用UE,其灵敏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其检测质量均较好,显著优于单独的常规超声,即P<0.05,而使用联合检查,无论是灵敏性、特异性,或者是准确率均显著优于单独 UE 或常规超声P<0.05。结论: 利用UE检测方式其能有效的提升TN良恶性质的准确率,且利用UE联合常规超声,可在最大限度上显著提升TN检测判断良恶性质的准确率,该方法能为临床医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适用于当前的临床推广应用的影像学检查。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对比 下载:281 浏览:2884
摘要:
目的:本文将深度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查,观察组检出率为86.0%(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24/50),组间差异明显(X²=5.8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并无太大差异,但观察组的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来说更有必要,有利于确诊患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具体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患者心率失常,加快确诊速度,为治疗提供数据,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