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相关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神经精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893
qikan11@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神经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与治疗 下载:94 浏览:1010
摘要: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病因复杂,治疗手段多样,但目前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对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泌尿系超声、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从而实现早期干预。除了清洁间歇导尿、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等保守治疗外,骶神经调控、膀胱扩大成形、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等手术方式也常见于临床。本文就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特征、近年来的常见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帮助患儿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安全预警护理在神经内科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下载:95 浏览:1001
摘要:
目的:分析安全预警护理在神经内科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录8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回顾性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安全预警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率25.00%,观察组发生率2.50%,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运用安全预警护理有助于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升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6 浏览:1012
摘要:
目的 对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65例于我院接受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麻醉方案的不同分组,为常规组(32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与观察组(33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两组麻醉诱导、运动神经阻滞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进行观察,记录苏醒时间与术后4h Ramsay评分,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运动神经阻滞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常规组,术后4h Ramsay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常规组(6.06%vs31.25%,P<0.05)。结论 予以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起效较快,且有助于术后早期苏醒及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
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影响 下载:95 浏览:1012
摘要:
目的:探讨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共计6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2小组,对照组(30例)采用清洁间歇导尿治疗,试验组(30例)则采用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对2组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2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膀胱安全容量、膀胱顺应性均高,逼尿肌露尿点压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为20%,试验组为23.33%,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有助于保护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的膀胱功能,且不会增加感染风险,值得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96 浏览:1027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 Web of Science、PubMed、CBM、 CNKI、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结果:AD早期诊断方法有生物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手段。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AD的早期诊断方法日趋成熟,神经保护治疗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早期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
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脑神经科学视角 下载:96 浏览:1021
摘要:
随着我国少子化现象日益明显,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如何构建儿童早期政策支持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基于脑科学理论和国内外成功干预实践,提出了三大最有证据支撑的政策方案:第一,构建保护性支持政策,婴幼儿保护应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环节;第二,构建经济性支持政策,低收入家庭儿童早期津贴有助于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机制;第三,构建服务性支持政策,儿童早期的优质照顾与教育学习对实现儿童潜力意义重大。本研究对完善儿童早期政策、实现儿童发展潜能、推进代际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算法 下载:96 浏览:1033
摘要:
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目标检测领域备受瞩目,目标检测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监控、图像搜索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模型结构,为目标检测任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深入剖析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算法,包括其核心思想、算法设计及实现流程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
晚间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97 浏览:1027
摘要:
目的:研究晚间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提升的影响。方法:2022年5月1日~10月31日在神经内科实施常规护理(实施前),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神经内科实施晚间护理干预(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病人及家属对不良事件认知的提升情况。结果:实施后病人及家属对不良事件认知水平、晚间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晚间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晚间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