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研究
无线电研究
《无线电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无线光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无线通信各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无线通信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729

《无线电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地空通信传输中空间调制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83 浏览:438
  • 李志明1,2 石荣2 肖悦1 《无线电研究》 2018年12期
  • 摘要:
    空间调制是一种新型多天线传输技术,在隐蔽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空间调制主要集中在地面通信场景下,而极少涉及地空场景应用研究的现状,在对空间调制通信模型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空间调制系统地空通信信道模型,并分别研究了此信道模型中空对地通信传输场景和地对空通信传输场景的信道相关性,以及应用空间调制的适应性。并对上述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及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从而为空间调制在地空通信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一种小型化的K波段下变频器设计 下载:20 浏览:203
  • 孙书良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K波段下变频器的功能是将射频信号频谱搬移至中频,提供满足接收终端要求的中频信号。整体设计通常采用2次变频处理,设计低相噪的本振信号并配置合理的一本振频率及二本振频率,能够有效地控制带内外交调产物,有利于信号质量。通过HFSS仿真设计并应用高性能指标的K波段镜像抑制腔体滤波器,进行镜像频率抑制,改善接收信噪比。通过选用高端的射频集成PLL,简化设计难度,使设备小型化并增加设备的通用性。
  • 无人机蜂群作战特点和对抗体系设想 下载:23 浏览:204
  • 陈镜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近年来,无人机蜂群技术迅猛发展,正逐步演变为一种新型的作战样式,对传统的防空体系形成极大挑战。介绍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无人机蜂群发展情况,对作战运用模式和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无人机蜂群对抗的技术体系设想,对探测、跟踪和处置手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无人机蜂群对抗的工作流程、发展阶段设想和效能评估要素。
  •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说话人识别方法 下载:21 浏览:205
  • 蔡倩 高勇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滤波器倒谱系数(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Coefficients,GFCC)动态组合参数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结构来实现快速说话人识别的方法。提取语音样本的GFCC及其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系数作为代表语音的特征参数,对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得到的统计特征构造成CNN的输入形式。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背景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Universal Background Model,GMM-UBM)相比,提出的模型方法学习速度更快,在提高识别率的同时减少了训练时间和识别时间。
  • 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成像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208
  • 赵令伟1,2 刘磊2 华卫红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泵浦条件下的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介绍了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成像技术基本原理,使用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模型,分析了频率上转换效率,并基于模拟结果,分别对不同泵浦条件下的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脉冲泵浦光实现了红外上转换成像,得到了中红外信号图像的成像信息和分辨率,为进一步提高频率上转换效率,使用连续泵浦光进行实验,实现了低功率输入条件下中红外图像信息的上转换成像,并对不同泵浦功率条件下的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成像信息进行了分析。
  • 一种时间比对设备零值的校准方法 下载:25 浏览:208
  • 韩华1,2 董仁智3 刘连照4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共视时间比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远距离高精度时间比对方法,针对共视时间比对设备零值校准的需求,提出了设备零值的绝对标定方法,将设备绝对零值分解为线缆零值、主机零值和天线零值等,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模拟源和微波暗箱等进行分段标定,标定步骤简单,校准设备可搬移,能够适用于设备安装后的现场校准。对未知零值的共视时间比对设备进行了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够达到优于0.3 ns的校准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基于IEEE1588协议的PTP网络授时监测技术实现 下载:29 浏览:211
  • 贾杰峰1,2 郝青茹2 尹继凯2 刘连照3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网络授时服务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PTP授时是基于IEEE1588协议的高精度网络授时技术,在PTP网络授时服务应用过程中,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导致PTP授时精度产生恶化,实现对PTP授时精度监测成为了一项迫切需求。在分析PTP网络授时监测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PTP网络授时监测功能,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获取了监测数据,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指挥通信车强电磁脉冲效应仿真分析 下载:27 浏览:208
  • 寇科男1 金晗冰1 吴海燕2 戴弃君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强电磁脉冲攻击对指挥通信车系统带来重大安全威胁。针对指挥通信车在高空核电磁脉冲(High Altitude 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下的电磁耦合问题,通过数值计算研究车辆结构、线缆和天线的电磁耦合响应,实现指挥通信车电磁脉冲效应的量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电磁脉冲通过各种途径耦合到指挥通信车的瞬时脉冲信号足以造成电子设备出现干扰甚至损毁,导致执行任务失败。研究结果为指挥通信车系统的电磁脉冲防护设计奠定了基础。
  • 一种小型化K波段腔体滤波器设计 下载:31 浏览:212
  • 孙书良1 高景涛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滤波器在整个通信系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性能直接影响信号带宽、信噪比和带外抑制等指标。通信设备往往要求体积小,集成度高,K波段频率高至27 GHz,频率高,设计难度与调试难度较大。通过研究滤波器设计理论,根据滤波器相应指标应用相应的耦合系数,并通过HFSS对滤波器各参数进行仿真,使模型仿真参数的仿真结果接近理论参数,得到滤波器的相应设计尺寸,根据尺寸加工调试得到符合要求的滤波器部件。
  • 一种大工作空间近场扫描系统设计实现及电中心校准 下载:28 浏览:216
  • 刘浩1 赵远2 闫丽萍1 赵翔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测试复杂待测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近场扫描系统,可以在600 mm×700 mm×600 mm的工作空间内,对待测设备进行频域近场扫描测量。基于LabVIEW编写的集成化控制软件能对搭载近场探头的机械运动平台、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联动控制,并对探头采集的近场信息进行处理与记录。进行了对系统探头因子的校准及电中心位置的测定,发现当测量高度或测量频率发生变化时,电中心也会随之变化。对某待测设备进行了实际测量,获得的磁场强度分量近场分布图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近场扫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目标端空空通信机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实现 下载:31 浏览:217
  • 陈瑞龙 陈新 黄波 洪亮 李林瞳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空空通信机装置于目标飞行器与追踪飞行器上,用来建立2个飞行器之间的双向通信链路。简要介绍了目标端空空通信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组成,分析了目标端空空通信机的电磁兼容试验要求及与电磁兼容设计相关的电性能指标要求。针对目标端空空通信机电磁兼容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的结构设计、腔体效应、布线布局及带外抑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在目标端空空通信机设计初期,利用电磁兼容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指导电磁兼容设计,实现了目标端空空通信机的自兼容和互兼容。
  • 基于Hough变换的目标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下载:31 浏览:222
  • 陈镜 赵华敏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针对直升机防撞问题,开展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空中电力线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研究。给出了基于Hough变换的目标数据处理算法,与光学设备相比,毫米波雷达能够在全天时、全天候条件下完成目标探测和识别。采用毫米波设备对电力线进行了数据录取,分析了电力线目标的回波特征,对目标数据进行运动补偿,采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再对提取出的点目标、线目标进行综合处理,完成目标检测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取出场景中的电力线,可以应用于直升机防撞。
  • 农业机械自动驾驶系统轨迹跟踪误差测试 下载:34 浏览:231
  • 万豪1 莫中秋2 张宇3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农业机械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自动驾驶系统的农业作业质量,为了更准确、更有效地评估这些产品的农业作业质量和精度,选取了不同的测试环境和状况,对农业机械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重要参数指标——轨迹跟踪误差进行了测试。同时针对测试过程中的测试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为后续开展农业机械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测试提供了参考和支撑。
  • 基于神经网络的圆孔阵列垂直入射耦合截面预测 下载:31 浏览:238
  • 丁星丽1 赵翔1 闫丽萍1 刘强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为了分析电子系统金属屏蔽外壳上孔阵的耦合截面,引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分析了垂直入射条件下一些特征参数对圆孔阵列耦合截面的影响,用全波分析法计算了不同特征参数下的孔阵归一化耦合截面,将获得的6 000组样本数据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根据孔单元的电尺寸、行/列数、行/列间距电尺寸及入射波的极化角度6个参数预测孔阵归一化耦合截面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样本按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得出最少约3 000组数据就能使神经网络模型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为了进一步验证神经网络模型的普适性和有效性,选取了2组没有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出现的特征参数,分别用全波分析法和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和全波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 无人机电磁域安全策略研究 下载:31 浏览:239
  • 杨建永1 邸成良1 庞骥庭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无人机装备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电磁域安全威胁,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不仅仅是应用各种新型单项技术,更在于综合利用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组合导航和飞行控制等子系统之间的各类信息,制定无人机系统的安全策略。提出由无人机隐身设计、测控数据链、导航和飞控等子系统/模块组成的安全策略模型,并分析制定了各类条件下部分子系统/模块失效时的系统使用策略和应对措施。
  • 基于物联网的高速公路建设期环境保护监管系统设计 下载:33 浏览:239
  • 陈冬勤1 常鹏飞2 彭阿辉3 王盈4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航空遥感监测技术与地面监测手段强有力结合,以环保信息的一体化、定量化、实时化、自动化、网络化及智能化为目标,设计构建天地一体化环保监管系统,实现高速公路建设期环保监测和管理模式的跨越式发展。系统由地面环境监测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环保监管中心和大数据平台组成,实现对公路沿线难以到达区、信号难覆盖区施工阶段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实时监控与定量评价,并首次探索建立地表创伤面模块,形成建设期独特的技术方法体系、分类标准及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最终达到高速公路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时动态监管的目的。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无线电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2
访问量 110568
下载量 36201
总被引次数 308
影响因子 0.61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