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工程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工程科学领域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94

《工程与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分析 下载:54 浏览:471
  • 张利涛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针对隧道工程中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工况,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与既有3号线隧道交叉区段为工程背景,考虑开挖方法、支护情况、两洞掌子面间距和每次开挖进尺等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新建隧道的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影响都非常明显;双洞同时施工时,应尽量增加两洞内掌子面的间距,在既有结构较近范围内,两个隧洞应避免同时施工;新建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支护并加大初衬中钢拱架的布置密度;在通过既有隧道下方时,每次开挖进尺的减小也能降低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
  • 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基坑支撑转换技术 下载:59 浏览:431
  • 孟祥友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地铁车站建设过程中,附属结构附着在车站主体两边,附属结构在主体结构之后施工,致使附属结构基坑内支撑作用于主体围护结构。在地铁出入口位置,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之间存在后浇带,附属结构施工及主体结构地铁出入口位置地下连续墙的拆除需进行基坑支护体系受力转换。介绍了基坑换撑施工工艺,解决了主体结构拆除时的基坑受力转换。实践证明,换撑工艺施工方便,安全可靠。
  • 秋浦河特大桥贝雷梁栈桥结构设计 下载:76 浏览:477
  • 卢红涛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为满足宁安铁路跨越秋浦河特大桥施工需要,结合地质条件、曲线桥梁的实际情况,采用以折代曲的栈桥形式,设计了带有悬臂结构的四联连续贝雷梁栈桥。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栈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并且考虑了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和施工用履带吊两种荷载,并与栈桥自重作为相应的荷载组合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栈桥结构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通过工程应用,该栈桥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检验。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工程与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50962
下载量 43682
总被引次数 669
影响因子 0.88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