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技术研究
动力技术研究
《动力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试验研究、性能研究、设计与计算、强度与可靠性、结构分析、噪声与振动、工艺与材料、电控技术、增压技术、排放与环保、实践研究和综述等相关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动力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23

《动力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一种基于高频脉冲输入法的BLDC转子位置判断方法 下载:61 浏览:481
  • 王璐 王玉宝 姜敏 程勇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随着车辆智能化及自动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电机作为一种控制或动力单元在车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各通路电气特征参数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变得不均匀,使得BLDC电机位置判断出现较大的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研究高频脉冲输入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对应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对直流无刷电机进行标定,以得到各通道电流变化值峰值的平均值和2个判断用阈值,将这两组值与待测电机转子位置下的6个短时脉冲电压矢量作用时的电流变化值峰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电机位置。该方法在不同的电机上进行了试验和验证。此方法对电机和控制器的各通路电气参数相同的要求不高,角度判断范围较精确。
  • 基于瞬态轨压下喷孔流量变化的控制策略 下载:59 浏览:445
  • 胡建功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针对高压共轨电磁式喷油器喷孔变大或其它原因导致喷油量变大的问题,提出喷孔流量变动的在线诊断方法。通过对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轨压变化基本原理,试验研究了转速、喷油提前角对瞬态轨压压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和喷油提前角变化对高压共轨中瞬态轨压压降的影响属于正常范围。通过加电时间修正喷油脉宽,使理论喷油量和实际喷油量相符,研究了瞬态轨压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一套基于瞬态轨压来识别喷油器磨损的控制策略,通过轨压压降识别喷油器流量的变化。
  • 曲轴静平衡仪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482
  • 刘增玺1 桑广春2 张士越2 荣伟华2 黄以兵2 翟召波1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曲轴的制造和修磨后必须进行平衡校验,如不平衡量超标,可在曲轴的平衡重或曲臂上用钻孔或铣面方法,去除适量的金属。设计制造了一种简易的曲轴静平衡仪,用于曲轴静平衡的校验。这种曲轴静平衡仪的导轨式静平衡架首次采用了水平导轨的设计制作方法,为国内首家使用。本文介绍了曲轴静平衡仪的设计、校验方法和应用,并着重对曲轴静平衡仪的灵敏度、测量精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 SCRF系统特性研究 下载:68 浏览:508
  • 张振涛1,2 李云华1,2 李敏1,2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通过试验对SCRF进行特性研究,并通过逐步积碳做背压试验,研究SCRF与背压的关系;通过整体布置,研究温度对SCRF的影响;通过在不同碳载量下喷射尿素,研究碳载量与尿素转化效率的关系;在SCRF满碳状态下,分别设定喷尿素和不喷尿素情况,逐渐提高SCRF温度,研究尿素对被动再生影响;将SCRF积碳到不同程度下,计算箱体内的氨储,研究碳载量与氨储的关系。在试验完成后,整理试验数据,并分析理论与试验结果,按照理论指导试验,试验验证理论的指导方针,对SCRF的特性指标进行深度分析。
  • 大功率高速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策略 下载:59 浏览:453
  • 谭博文 姜昭禹 冯学鹏 芦宁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随着铁路牵引快速发展,以及绿色环保成为关注焦点,大功率、轻量化、低排放的高速柴油机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内燃机车上。本文介绍在国际铁路市场上应用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的发展现状,对于国际上几款满足严格排放要求的先进的大功率高速机车柴油机所采用的排放控制策略进行汇总整理,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排放标准进行分类,对于其中所应用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比较及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现状,对我国机车用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的排放控制策略提出建议。
  • 兰炭尾气水洗脱氨工艺仿真与优化 下载:71 浏览:488
  • 李振龙1 刘明霞2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针对兰炭尾气用于12V190燃气机发电时NH3含量超标,导致输送管线和发动机的铜质部件严重腐蚀问题,通过Aspen Plus化工流程仿真软件对水洗脱氨过程进行了全流程仿真,对吸收剂温度、循环量,富液温度、解析空气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计算和优化并对吸收塔和再生塔进行了设计和校核计算,采用HTRI软件对富液换热器进行了设计和校核计算,通过研究确定最优操作参数。
  • 基于模型设计的甲醇发动机辅助ECU开发 下载:79 浏览:449
  • 李晶 张捷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对于甲醇裂解气掺烧发动机,甲醇替代率通过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BP神经网络经过有限的甲醇替代率试验数据的训练,其预测和控制精度满足使用要求。利用Simulink基于模型设计工具建立了辅助控制系统模型,对所搭建的控制模型进行了模型在环(MIL)仿真,并对模型所生成的嵌入式代码与硬件相集成实现处理器在环(PIL)一致性验证,最终完成甲醇掺烧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的功能开发,大幅降低开发时间。
  • 应用于柴油机倒拖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建模仿真 下载:60 浏览:430
  • 马骋 王海燕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来拖动大型船用主柴油机,使柴油机实现不发火运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柴油机作为拖动系统的负载,负载扭矩随转速和曲轴转角而变化。以6ES35ME-B型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为例,建立单缸扭矩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确定拖动系统负载扭矩后根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搭建了无速度传感器的转差率控制的矢量调速控制系统。将倒拖工况下的扭矩模型作为负载与变频调速系统进行连接,对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并验证了电力拖动方案的可行性。试验证明250kW的电机可以拖动柴油机在0-60r/min范围内运转,调速性能良好。
  • 基于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米勒循环凸轮型线设计 下载:62 浏览:441
  • 刘兰兰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为了解决在不降低动力性的前提下,减少发动机NOx排放量的问题,配气机构的优良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某16V发动机配气机构进气部分为研究对象,运用米勒循环原理设计了三组进气相位,在原机配气机构的基础上,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三组凸轮型线进行设计及模拟计算,从气门运动规律、动力学特性等方面对该配气机构进行了评价。
  • 排气管断裂故障的分析及改进 下载:71 浏览:436
  • 李超1,2 韩景峰1 高进1 董朵1 周兆鹏1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柴油机排气管的受力状态较为复杂,既因为高温排气影响承受较大热应力,又因为支撑增压器等零部件而承受较大的振动载荷,所以破坏风险较大。本文对某轻型柴油机耐久试验中出现的排气管断裂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仿真分析方法及材料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排气管断裂的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为今后排气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基于非分光红外法的汽车尾气检测装置的设计 下载:86 浏览:474
  • 李辉 张鑫 简家文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实现对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碳氢化合物的同时检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非红外分光法的新型气体检测装置.装置采用了宽光谱热辐射光源IRL715、圆柱形气室结构以及四通道热电堆探测器TPS4339,有效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以STM32为控制电路的核心处理器,并配以相应自开发软件,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复杂度和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通过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建模修正,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对参数进行寻优,可实现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装置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具有测量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车辆尾气测量分析的需求.
  • 履带车辆供电系统半实物仿真研究 下载:82 浏览:478
  • 郑洁 郭会然 刘睿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现有的测试手段和方法无法模拟设备在电网中的实际工作状态,需开展供电系统半实物仿真验证,从供电系统电应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入手,开展电气部件故障层级建模分析,结合供电系统故障统计与分析的结果,确定了浪涌电压、浪涌电流、短路电流和尖峰脉冲电压为测试应力,参照国军标完成了电应力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的搭建,实现了电应力稳态特性和瞬态特性的注入仿真,测试结果同分析结果一致.
  • 8×8轮式车辆气液复合制动系统的设计 下载:74 浏览:500
  • 杜志岐 唐镜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按照"选型、集成、优化"的轮式特种车辆开发途径,综合对比了3种轮式车辆行车制动驱动型式的优缺点.基于实现车内有效空间最大化的设计准则,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某8×8特种车辆的气液复合制动系统:前两桥采用气顶液钳盘式制动系统,后两桥采用全气钳盘式制动系统.通过台架试验和样车试验进行结构参数优化,有效缩短了后两桥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与ABS的集成匹配,保证了整车的操纵安全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动力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7
访问量 130567
下载量 50527
总被引次数 782
影响因子 1.90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