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新经验,以及反映环保领域热点问题的学术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环境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83

《环境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4 浏览:401
  • 尹健1 李伟娟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在对2007~201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从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装备制造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仅为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值的12. 41%,能源效率减排作用显著,与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值的比值从2008年的36∶100扩大到2016年的57∶100,从推广清洁能源和推行绿色制造等方面提出装备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下载:45 浏览:39
  • 高咪咪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近年来湿地问题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我国的法律建设严重滞后于湿地保护的需要,缺乏关于湿地的专项保护立法,湿地范围界定模糊,湿地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产权和补偿主体不明,湿地恢复缺乏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征收征用湿地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等问题突出。因此,亟须在国家层面出台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全面规范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从而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 预处理方式对化学需氧量测定影响情况浅析 下载:42 浏览:389
  • 陈雨艳 何吉明 黄玲 向秋实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采用4种预处理方式对3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进行样品采集并对采集后的样品进行了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试。采用spss t配对检验等方法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静置30min-离心处理、静置30min-直接灌装、离心处理-63μm尼龙筛过滤、离心处理-直接灌装、63μm尼龙筛过滤-直接灌装五个配对组COD监测结果呈显著性差异;直接灌装绝大多数断面监测结果大于其他3种方式,离心处理绝大多数断面监测结果低于63μm尼龙筛过滤和直接灌装,此次研究为监测工作中地表水CODCr预处理方式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性基础资料。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 下载:46 浏览:398
  • 张洋阳 邵娟 杨存满 孟静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MS)对水中34种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检测的方法。探究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离子强度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纤维头、萃取时间为20min、萃取温度70℃、氯化钠(Na Cl)加入量2. 0g时,萃取效果较好。使用弱极性HP-5MS (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柱分离,三重四级杆全扫模式定性,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 MRM)联合内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4~400ng/L,相关系数(R2)大于0. 99,方法检出限为3. 5~8. 5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 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98%~15. 8%。
  • 重金属污染土壤开孔灌注法修复探究 下载:56 浏览:359
  • 周红艳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探寻一个较好的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开孔灌注修复进行探究,并结合应用实例分析总结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开孔灌注法适用于场地或企业在无法移动车间设备的条件下,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具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移走车间设备,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
  • 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数额的确定思路 下载:47 浏览:375
  • 石蕾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目前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偏重经济效益的警示和惩罚,忽视河道砂石的生态价值,没有将生态保护作为补偿因素考虑进行政处罚的标准范围内。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将罚款数额同违法所得挂钩,同时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并处罚款作为河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河道砂石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推动行政执法工作。
  • 生态修复中第三方机构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下载:43 浏览:373
  • 郭英华 康莹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恢复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修复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促进了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的发展,但是现有立法对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规定的缺失使得实践中对其责任的认定与管理上都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明确责任划分,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平台公开信息等手段加以规制,以发挥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的最大价值。
  • 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标准探析 下载:49 浏览:365
  • 陈广华 赵诗娟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赔偿标准一直是侵权损害赔偿的症结所在,对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标准的探析,是研究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机制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我国立法对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标准的规定非常缺乏,亟须规范。在环保意识广泛觉醒的背景下围绕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标准的研究,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对国内外有关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标准的考察和规范分析得出: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独特性,使得其赔偿标准的建立关键在如何确定赔偿范围和损失计算标准。如此,通过因果关系盖然性考量,明确赔偿标准参考因素,引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程序,方能破解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难题。
  • 胞外电子传递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下载:49 浏览:365
  • 金辉 王红武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胞外电子传递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传递方式,与经典电子传递链不同,其电子受体位于细胞外,多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而无法进入细胞内,因此胞内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需要穿过细胞膜最终到达胞外电子受体。因此,胞外电子传递在废水处理、环境修复、能量回收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讨论了胞外电子传递的机理和传递方式,总结了影响胞外电子传递效率的因素及促进传递的措施,阐述了胞外电子传递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 ICP-MS联用色谱技术在环境领域元素形态分析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77
  • 徐诗琴 符式锦 周女琬 陈楠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ICP-MS联用色谱技术是元素形态分析的主流分析手段,围绕ICP-MS联用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在环境领域元素形态分析的应用,从联用接口、前处理方法、应用进展三个方面展开文献调研并进行综述:联用接口方面,主要关注近年联用商品化接口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改进优化研究;前处理方法方面,介绍了衍生化、毛细管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微波或超声波辅助萃取、液相微萃取、磁性固相萃取、酶解法等作为联用技术前处理方法的应用实例;应用进展方面,重点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联用技术用于空气和废气、水和废水、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等不同环境样品元素形态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研究方向。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联用技术未来的三个发展趋势。
  • 蒸馏法测定钻井固体废物中的含水率 下载:59 浏览:373
  • 江丽 李惠 宫航 周非 徐波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建立了蒸馏法测定钻井固体废物中含水率的方法。将钻井固体废物样品与石油醚共同加热回流,石油醚将样品中的水携带出来,不断冷凝下来的石油醚和水在接收器中分离开。水沉积在带精密刻度的接收器中,冷却后准确读数。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 4%,检测下限为1. 4%,实际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 1%~7. 3%。该方法与重量法相比,能消除低沸点有机物挥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适用于钻井固体废物中含水率的准确测定。
  • 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0 浏览:367
  • 尹健1 李伟娟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 摘要:
    在对2007~201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从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装备制造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仅为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值的12. 41%,能源效率减排作用显著,与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值的比值从2008年的36∶100扩大到2016年的57∶100,从推广清洁能源和推行绿色制造等方面提出装备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环境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9
访问量 150257
下载量 30587
总被引次数 386
影响因子 0.89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