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杂志
会计研究杂志
《会计研究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会计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会计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184

《会计研究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 下载:72 浏览:509
  • 胡志勇1,2 徐建挺2 黄琼宇1 余思明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 摘要:
    信任是各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石。本文以2012-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人际信任、行业信任和制度信任对上市公司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不同维度信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人际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显著负相关,行业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显著正相关。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存在替代关系,即制度信任水平越高,人际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负相关关系越明显;制度信任与行业信任存在补充关系,即制度信任水平越高,行业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相关关系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民营上市公司,人际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负相关关系以及行业信任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更明显。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有关非正式制度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也为监管部门加强行业信任和制度信任提供经验证据。
  • 民营企业党组织影响力与盈余管理 下载:78 浏览:514
  • 郑登津1 谢德仁2 袁薇1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 摘要:
    近几年民营企业中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是否发挥有效作用仍是一个待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民营上市公司党组织活动的数据,以盈余管理行为作为切入点研究党组织对民营企业治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党组织的影响力越大,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的高管是党员、高管参与党组织活动、党组织更多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高管存在政治关联和处于政治敏感期时,党组织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这些发现说明,党组织发挥盈余管理抑制作用的可能影响机制包括通过鼓励高管参与党组织活动甚或担任党委书记,党组织进行更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等。此外,在代理成本较高、信息环境较差、融资约束较大的公司里,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表明党组织在公司盈余管理需求概率较高时能更好地发挥治理作用。本文探索了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作用,拓展了国内外"政党与政党组织"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政党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十九大关于推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控制链长度与国企混合所有制 下载:80 浏览:518
  • 周绍妮1 王中超1 曹群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 摘要:
    针对当前如何增强国企主体活力、推动改革走深走实等问题,利用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控制链长度对国企混合所有制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字塔控制链延长提升了国企混合所有制程度;外部市场发展水平对混合所有制的作用与控制链延长的作用形成互补关系;机制检验表明,控制链延长通过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提高了非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性与预期收益,增强了其进入意愿,进而对改革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后果方面,混合所有制总体上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改革目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更起到了强化作用,但过长控制链层级下的混合所有制对实现保值增值目标无明显作用。本文丰富了国企金字塔控制链与混合所有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国有股东权益保护对于推进国企混改、实现改革目标方面的经验证据。
  • 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市值管理的证据 下载:86 浏览:506
  • 陈运佳1 吕长江1 黄海杰2 丁慧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 摘要:
    本文研究我国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选择员工持股计划的动机。本文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所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长期激励导向较弱,但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能带来公司股价的短期提升。公司在发生股价崩盘后更倾向于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且当大股东股权被质押时和大股东减持前,股价崩盘对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倾向的影响更明显。本文的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可能出于市值管理的动机选择员工持股计划,这对于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员工持股计划有所裨益,也丰富了员工持股计划动机研究的文献,为监管层和企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进一步探讨提供参考。
  • 并购动因、融资决策与主并方创新产出 下载:85 浏览:517
  • 佟岩1 王茜1 曾韵2 华晨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 摘要: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并购是企业获取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不同并购动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将有助于企业发挥并购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创新作为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以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验证了并购动因与主并方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并购融资决策对并购动因与主并方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其中融资决策包括股票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的选择,以及现金支付方式下三类融资方式的选择。本文发现:不同并购动因对主并方创新产出具有差异化影响,创新动因的并购对主并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但这种作用具有时滞性;当并购价款以现金支付时,创新动因对主并方创新产出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在现金支付下,当现金通过发行股票筹集时,对创新动因与主并方创新产出的关系具有最积极的促进作用。
  • “环保费改税”会影响企业绩效吗? 下载:79 浏览:510
  • 金友良 谷钧仁 曾辉祥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 摘要:
    2018年实施的"环保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被视为加快企业绿色升级的重要倒逼机制。为探究环保税改革的实施效果,本文以2017-2018年115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的实施尚未产生预期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且在企业个体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存在不规则特征。可见,环保税政策有待我国持续有效推行并强化实施效果,以此促进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 环保投资会影响企业实际税负吗?——来自重污染行业的证据 下载:74 浏览:493
  • 杨旭东1 沈彦杰2 彭晨宸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 摘要:
    本文以2008-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环保投资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有利于企业实际税负的降低,与国有企业相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会根据环保投资而调整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地,我们根据税收征管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所得税征管部门、不同制度环境以及不同财政压力下环保投资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与实际税负的负相关关系在所得税征管部门为地方税务局以及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显著,而财政压力并没有产生影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将环保投资企业降低的税负转嫁给了其他企业,因而无论财政压力大小,均不会影响环保投资与实际税负的负相关关系。
  • 年报问询压力与内部控制意见购买 下载:85 浏览:488
  • 耀友福1 薛爽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 摘要:
    本文以2015-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ennox(2000)的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总分所变更和签字会计师变更三个维度考察年报问询压力对公司内部控制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年报问询压力对公司内部控制意见购买行为在事务所维度和签字会计师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一治理作用在问询函具有"内控特征"或要求审计师发表专项意见的样本中更显著。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分为向分所变更和向总所变更后,发现年报问询压力对内部控制意见购买的治理作用在向分所变更的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年报问询治理效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年报问询的治理作用对同行业、同省份和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的发现对监管机构构建公司内部控制相关的问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 下载:81 浏览:495
  • 王嘉鑫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 摘要:
    自萨班斯法案404条款颁布以来,有关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多见于公司治理、审计费用领域,而较少涉及微观创新与宏观经济层面。为此,本文以2012年主板市场强制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创新,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低融资约束和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进一步,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创新的提升效应能够传递到宏观经济层面,研究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显著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且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以及政府科技支出较多的地区。研究结论表明,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不仅能够激励企业创新,还有助于服务"创新驱动增长"战略。
  • 事与愿违:并购业绩承诺为何加剧股价暴跌风险? 下载:86 浏览:488
  • 李晶晶1 郭颖文2 魏明海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并购业绩承诺对于并购方上市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一方面,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信号理论,业绩补偿承诺可能起到降低契约摩擦和信号传递的积极作用,进而降低并购方未来股价暴跌风险;另一方面,基于并购业绩承诺制度的理论缺陷以及我国资本市场中代理冲突的特点,业绩补偿承诺也可能引致代理冲突变异并激发相关利益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反而加重股价暴跌风险。本文研究发现,并购业绩承诺使得上市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加重,并且关联并购中的业绩承诺对于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大,从而支持"代理观"假说。我们进一步检验了标的资产质量不确定性对于业绩承诺是否发挥信号机制的影响,发现无论标的质量不确定性或高或低业绩承诺均无法降低并购方未来股价暴跌风险。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现行制度背景下的并购业绩承诺制度存在显著的理论设计缺陷,因而未实现保护中小投资者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初衷。
  • 社会资本、企业创新与会计绩效 下载:88 浏览:500
  • 吴超 鹏金溪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 摘要: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这一社会学概念,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我国各省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企业创新及会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资本较高的省份,上市公司创新水平越高,具体表现为专利的产出和被引用次数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知识产权被侵权风险等途径来促进企业创新。此外,当社会资本较高时,企业创新水平对未来会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促进社会信任合作的驱动力,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会计绩效,从而对创新型经济发展产生正面影响。
  • 国企混改优化了多元化经营行为吗? 下载:70 浏览:489
  • 杨兴全1 任小毅2 杨征1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 摘要:
    国有企业的过度多元化扩张和低效率多元化经营问题成为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扰,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国企混改")既可能因降低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又可能因抑制国企高管代理问题而优化多元化经营。本文以2007-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股权结构的深入度、制衡度和控制权转移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公司治理均有助于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但股权种类的多样性却未产生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在国企混改优化多元化经营行为的路径中,股权结构发挥了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主要发挥了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相比,地方国企混改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和政府质量强化了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而对国企混改高层治理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效应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发现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均提高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
  • 集团控制会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吗 下载:77 浏览:491
  • 汪玉兰1 窦笑晨2 李井林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 摘要:
    文章在企业组织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相融合的统一分析框架下,考察了集团控制对上市子公司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独立上市公司,集团控制上市公司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出现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外部制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量审计能够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发挥显著地治理效应。文章为理解我国企业过度负债现象的成因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去杠杆"政策的落实提供了经验证据。
  • 营商“硬环境”与公司现金持有:基于市场竞争和投资机会的研究 下载:69 浏览:493
  • 汪琼 李栋栋 王克敏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 摘要:
    本文利用高铁开通自然实验,研究营商"硬环境"对公司现金持有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使所在地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投资范围扩大,投资机会增加;进一步地,高铁开通使所在地公司现金持有增加,且该现象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子样本中更显著。基于后果分析发现,公司增加现金持有,将有助于其维持所在地产品市场份额,提高竞争优势,增加异地投资,缓解投资不足,并改善会计业绩,提高现金市场价值。研究表明,伴随高铁开通,所在地公司出于预防动机,会策略性增加现金持有。本文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类营商"硬环境"视角,为公司现金持有持续增加现象提供新论据,也为公司利用经济正外部性,及时调整财务策略,提供重要启示。
  • 管理层能力与投资效率 下载:86 浏览:507
  • 姚立杰1 陈雪颖1 周颖1 陈小军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 摘要:
    疫情过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更大。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需从投资规模驱动转向投资效率驱动。何以提升投资效率?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能力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能力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提升。此外,研究还发现管理层能力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渠道:资金配置效率和信息透明度。研究还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较完善的情境下,管理层能力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采用管理层能力和投资效率的不同测度方法,探究管理层能力变动对企业投资效率变动的影响,采用不同研究样本区间,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层能力和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思路和方法,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 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业绩会产生补充的提升效应吗? 下载:71 浏览:490
  • 胡景涛1 宿涵宁2 王秀玲1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 摘要:
    自2014年《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员工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备受关注,其与高管股权激励的互动效应则一直是有待突破的迷雾。本文以2006-2017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预期作用并不确定,不过员工股权激励充当了有效的补救角色,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股权激励有效期较长、员工搭便车程度较低、激励员工人数较多以及企业性质为非国有企业的条件下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并充分发挥员工股权激励的价值效应提供了明确的经验证据。
  • 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基于成本效益视角 下载:74 浏览:501
  • 吴秋生 郭飞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 摘要:
    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是我国特有的内控法规内容。以2013-2018年沪深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企业为样本,基于成本效益视角,全面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的成本——审计费用、对企业的直接效益——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对资本市场的间接效益——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确定该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究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提高了审计费用,但却没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股价同步性,即总体上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却未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发现,如果主动披露缺陷修复信息以及有效修复缺陷,则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研究结论为论证我国"披露内控重大缺陷的同时应将修复整改信息一并进行披露"这一特殊规定的必要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如何提高这一特殊规定执行的有效性具有启示意义。
  • 儒家文化与股价崩盘风险 下载:88 浏览:508
  • 徐细雄1 李万利2 陈西婵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 摘要:
    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文化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司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股价崩盘风险越低。渠道分析表明,儒家文化主要通过抑制管理者自利动机、改善公司信息质量及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三条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公司治理较弱和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更加明显。这表明,儒家文化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隐性替代治理机制,对于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本文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深化了对儒家文化现代商业价值的理论认知。
  • 关于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 下载:85 浏览:512
  • 郑安平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 摘要:
    本文在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现有会计目标定位主流观点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会计目标定位问题视为一个系统(称为会计目标定位系统),探讨了会计目标定位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揭示了会计目标定位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与会计信息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会计目标定位的系统观。即业主制企业的会计目标定位是:服务管理观;合伙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目标定位是:基础目标是服务管理观,主导目标是受托责任观;股份上市公司的会计目标定位是:基础目标的基础目标是服务管理观,基础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主导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会计的原本目标是服务管理观,而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均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由业主制企业会计,进化到合伙制及股份上市公司会计过程中,在服务管理观基础上逐渐产生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在会计信息系统进化到股份上市公司会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且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是对立与同一,功能上是基础与主导的关系等几条重要结论。
  • 新经济时代跨学科交叉融合与财务管理理论创新 下载:69 浏览:492
  • 何瑛 杨琳 张宇扬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 摘要: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成为新的社会基础设施,信息获取与传输的便捷性促进了商业模式的爆发式创新,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持续向经济发展赋能的同时也牵引着"有明文规定的正式制度"和"以文化为代表的隐性制度"不断变迁。"新技术"、"新模式"、"新制度"、"新文化"共同构成新经济时代的主要内涵,驱动经济和管理理论的每一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理论和实践都不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和范式,融合化、边缘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本文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拟聚焦于探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理论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梳理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要素及关联路径,从四个维度构建新经济时代基于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的财务管理理论创新体系,提炼财务管理理论拓展路径和学科前沿问题,拟为推进财务管理理论的国际化研究和"植入中国情境"的本土化落地添砖加瓦。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会计研究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