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文学刊
当代中文学刊
《当代中文学刊》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于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研究,鼓励中文学科内部各专业的贯通,倡导中文学科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282

《当代中文学刊》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面向智能客服系统的情感分析技术 下载:42 浏览:338
  • 宋双永 王超 陈成龙 周伟 陈海青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3期
  • 摘要:
    该文以阿里小蜜为例,对智能客服系统中的情感分析技术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包括情感分析算法模型的原理及其在智能客服系统的多个应用场景中的实际落地使用方式和效果分析。智能客服在解决客户高频业务问题的同时,也需要给客户提供多维度的、具有类人能力的助理、导购、语聊和娱乐等服务,提高客户对智能客服机器人的整体满意度。在此过程中,情感分析技术在机器人类人能力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围绕智能客服系统中人机结合的服务形式,从六个维度总结和介绍了情感分析技术在智能客服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包括用户情感检测、用户情感安抚、情感生成式语聊、客服服务质检、会话满意度预估和智能人工入口。
  • 基于语言特征自动获取的反问句识别方法 下载:35 浏览:324
  • 李旸1 吴卓嘉1 王素格1 梁吉业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3期
  • 摘要:
    反问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强烈情感的修辞方式,对其有效识别可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情感分析任务提供技术支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特征自动获取的反问句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标签注意机制,建立了一个数据驱动的特征抽取模型,用于获取与任务相关的词汇、句法结构、符号标记和话题等语言特征。其次,利用Bi-LSTM模型分别对句子和语言特征进行表示,两者的交互注意被用于获取句子的各个词和符号的注意力权重向量。该权重向量作用于句子的表示,用于构建一个强化语言特征的反问句识别模型。在中文微博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之前的工作相比,反问句识别性能有显著提升。
  • MaskAE:基于无监督的短文本情感迁移方法 下载:35 浏览:327
  • 胡盛伟 李弼程 林孔杰 熊尧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3期
  • 摘要:
    基于无监督的文本情感迁移技术是通过迁移原句子情感并且保持句子内容不变,生成带有其他情感的新句子的技术。这项技术在两个方面富有挑战性:第一,没有平行语料;第二,文本属性纠缠问题,即当改变句子情感时,通常难以保证句子内容不变。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掩码自编码器(mask-autoEncoder,MaskAE)的文本情感迁移方法。首先,利用情感词典来匹配句子中的情感词并用"mask"符号标记它;之后,利用MaskAE模型生成被标记的情感词,保持其他词不变,从而缓解属性纠缠问题。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利用情感判别器去控制生成句子的情感,从而解决没有平行语料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模型简单有效,与当前先进模型比较,在自动评价指标和人工评价指标上均有提升,生成的句子在语法和语义正确性上的表现也更好。
  • 汉语谐音与语义双关语的认知神经加工差异——ERP证据 下载:45 浏览:330
  • 杨思琴1 徐文玉1 江铭虎1 张骁晨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3期
  • 摘要:
    该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测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两者是否存在认知神经加工上的差异。结果发现,语义双关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谐音双关语以及不符合逻辑语篇的正确率。谐音双关语组、语义双关语组和不合逻辑语篇引发的脑电波数据在300~900ms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语义双关语和不合逻辑语篇都引发了N400效应。脑电波形图和脑电波地形图显示,前者引发的N400效应略微晚于后者引发的N400效应,但数据统计的结果不显著。在600~900ms,谐音双关语引发了P600效应。研究由此推论: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认知层面的加工差异与双关语的呈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密切相关。
  • 从物性结构看“处所+N”复合词的词义与释义 下载:39 浏览:355
  • 宋作艳 孙傲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3期
  • 摘要:
    该文从物性结构角度分析了"处所+N"复合词中处所成分与中心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单纯表事物存在之处的很少,多表示事物使用或者产生的地方,或兼而有之。隐含的谓词是名词的功用角色或施成角色,这些谓词应该出现在释义中,以揭示构词成分间的具体语义关系,阐明事物的命名理据。目前有些词的释义尚不完备,缺乏相应的谓词。研究还发现,在事物命名中功用、施成特征比处所更重要,功用构式、施成构式在定中词汇构式中层级更高。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中文学刊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3
访问量 116872
下载量 36587
总被引次数 342
影响因子 0.882
为你推荐